这本书的体例看得出设计者的用心。“病症”部分是对电影内容的重述,“诊断”部分实际上是一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着手的影评。连续的影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文字的阅读却可以停顿,进行思考的反刍。看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十诫》,不妨再看看电影小说,也不妨再看看刘晓枫《沉重的肉身》。只是这个顺序要是倒过来,恐怕先入为主的理性会框束了感性——因此如果从欣赏电影的角度,我从来反对先看评论再看电影,还是先去碟市里淘淘碟,再来看这本书,找一找感受的共鸣与思想的启发。但是如果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而只是一个灵魂跟生活闹点小脾气的青年人,这本书也可作解疑信箱来读读:前面是叙述,后面是分析。当然它比起一般的知音大姐信箱的水平要高得多,柏格曼这样的大师总是笼罩着凡人的。失落、孤独、恐惧、窥视、自杀这样的主题,一个初出道的文学青年的感受与表达,与大师之间,还是有着质的区别。《公民凯恩》、《野草莓》、《眩晕》、《关于爱情的短片》、《樱桃的滋味》这样的经典,当然值得细读与反思。看这样的片子,这样的书,只怕“精神病”也不可能治好,但是它可以引领着我们,去除浮华的泡沫,逼近更内的内心。这样的“病历本”,不是“心灵鸡汤”,不可能给予一个甜蜜的承诺——有时候简直让人更绝望。但是看一本黑色的,只给诊断不给开药的书,倒也有个好处:一个苦痛的人看到对苦痛的准确描述,虽然不能减轻苦痛,总也能得到理解的安慰。终极的苦痛是不可解决的,它足够高深时,也许倒也可以基于天性的虚荣心,而在内部产生某种快慰?被排名排到“第七艺术”,电影至今也就是一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说“从此,现代人有了观看自己身心的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照出的是人类这一百年的世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