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条记载可知,“儋耳降附”与“儋耳同哀牢僬侥等慕义贡献”是发生在同一年的事,应指的是同一件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曾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干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哀牢夷中有儋耳人。这里的“哀牢”指的是云南的哀牢山。所以,《后汉书》中这两处的儋耳人指的是哀牢山儋耳人,唐代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未加详辨,误以为是海南儋耳郡。后世一些学者也多不加辨析,以至以讹传讹。至此,关于“儋耳”人的渊源,大致可以作如下推测:这一一族群最早出现在渤海湾,后由东向西迁徙,到达青藏高原东邮,义南下在哀牢山定居,另有一部分在海南岛定居下来。儋耳人这一族群的基本特征在后世消失,唐宋以后的人记述海南岛的故事很多,却再也看不到有关“大耳朵”的记载。宋代赵汝适就曾在《诸番志.海南》里讲,过去有人说儋州这个地方的土著入耳长至肩,所以才有“儋耳”的称呼,但现在这里却没有大耳朵的人。这是整个族群被同化,还是又迁徙他处?今天已不得而知。探访神秘的乌浒人最初披露乌浒人的史籍是《墨子·鲁问》,说的是交趾之西有啖人国,这个地方的人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都被分解吃掉,据说这样做才会对弟弟有利。如果吃了感觉味道不错,还要送给首领尝尝,首领尝后也觉得味道不错,还会奖赏孩子的父亲。《后汉书.南蛮传》更说,乌浒人如果觉得娶回来的妻子很美丽,就会把妻子让给其兄。万震《南州异物志》也说,乌浒是地名,在广州以南,交州以北。乌浒人经常出没于路上,一旦看见有过路的人,就出来袭击,主要是想吃人肉,而不是为厂得到财货,并以人肉为佳肴,又砸破人的骷髅作为饮酒的器具,尤其视人的手掌和脚趾为珍品,一般用来献给老人吃。到东汉末年,乌浒人成为交州、广州交界(交趾、合浦、郁林交界处)人数众多的一个族群。关于乌浒人活动的核心区域,近代学者戴裔煊先生考证为广西横县以东至陆川一带。蒙文通先生进一步推断乌浒人迁移的踪迹,以为他们是从交趾的西边向东迁徙而米,经炸吁到达郁林,再北上荆州、湘江,南下交州、陆川。乐史《太平寰宇记》以为乌浒人即后来的俚人,这一说法反映出宋代以后的人对于南方少数民族彼此之间极为复杂渊源关系的一种模糊判断。海南岛有乌浒人活动的踪迹,这一点从古人将乌浒人视为黎人就可以看出来。宋代的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黎,海南四郡鸠土蛮也。”陆次云《峒溪纤志》也说:“黎人生儋、崖、琼、万之间,即鹇入也。”戴裔煊先生认为鸭上蛮即陷人,亦即乌蛮、乌浒蛮。蒙文通先生指出,《汉书.贾捐之传》所录贾捐之的话,认为在海南岛上生活的是骆越人,鼻饮这一现象是骆越的习俗,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有可能在贾捐之生活的年代,乌浒人刚由交趾的西面向东迁徙来到海南岛,而贾捐之早就听说过骆越这个族群,但不知道乌浒人这个族群的存在,于是就笼而统之地称他们为骆越人。《太平寰宇记》说黎人“杀行人取齿牙贯之于项,以街骁勇”,成为一般研究者认为乌浒人与黎人有渊源关系的最好注释。古朴原始的文郎人《水经.温水注》引《林邑记》一段话说,日南郡朱吾县以南有文郎种人,露天生活,没有住宅,以树为家,吃生鱼生肉,靠采沉香为业,与人交易就像上古的人一样。《续汉书·黎族人过河用的葫芦(《黎族传统文化》)郡国志·注补》日南郡朱吾县引《交州记》也说:这里的人伴海而居,不吃大米,仅以鱼文郎人“野居无室,依树止宿,食生鱼肉,采香为业,与人交市若上皇之民矣”。他们的习俗不仅与骆越人耕田为食不同,与夜郎人聚族而居、耕田谋食的生活也不同。因此,也不能将文郎人与夜郎人混为一谈。关于文郎人的记载仅见于日南(今越南)旧史,中国古代文献记录的很少。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支自西向东迁移而来的新族群,生活方式原始,人民纯朴,这些方面是前面所述百越族群无法比拟的。这一族群在向东迁徙过程中,到达日南后,又渡海到达海南岛,成为今天海南岛黎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准确地说,黎族中的哈黎族群,就有可能是由文郎人渡海而来所衍化的。哈黎族群不仅生活方式原始,而且主要生活在海南岛的南部,其由南向北的发展迹象已被前人进行田野考察时所指出,也是这一推测的重要根据。这一推测的另一根据是,哈黎喜欢用“抱某、报某、保某、宝某”等地名,因为“抱、报、保、宝”都是哈黎语“村子”(bOu)的对译,而在广东徐闻、海康、湛江、高州、电白、信宜,也有用“抱、报、保、宝”命名的村子,这说明哈黎族群的人在到达海南岛的同时,也到了广东西南沿海一带。建立夜郎国的僚人“僚人”之称,最早出现在晋朝张华的《博物志》里,后来,常璩《华阳国志》、《晋书.李势传》、李石《续博物志》、《魏书.僚传》等也都有所记载。僚人出现在四川,人数众多,分布广泛,遍布今四川中部、东部及重庆市,一时引入注目。然而僚人是从哪里来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指出,僚人是从肝河向北发展到四川的。王燕玉考证说,烊河国结束于春秋末期,起而代之的是夜郎国。夜郎国在西南夷中很有影响,北通巴蜀,南连南越,西达滇国,东接荆楚,曾与南越长期为邻,武帝时曾受汉“夜郎王”之封。另据《汉书.西南夷传》,夜郎国亡于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一公元前25年),就在那一年,烊河太守陈立斩夜郎国王兴,夜郎国从此不复存在。古夜郎国的主体族群当有僚和濮,僚人先入,濮人后来。夜郎国居统治地位的族群为僚人,而非濮人。作为居统治地位的族群,僚人在夜郎国灭亡后,去向何方?这是最令人关注的事情。目前从对夜郎国及其族群研究的结果看,僚人的去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就地衍变为现在主要居住在贵州境内的仡佬族等族群;(2)向北发展成为巴蜀境内的僚人;(3)向南迁移成为两广乃至海南岛内的僚人;(4)向西迁移成为九真徼外的夜郎人。仡佬族的先人为僚人几乎成为共识,南越、交趾自古就与巴蜀交通,夜郎(羊河)为其必经之路,由夜郎(烊河)向南向北迁移也在情理之中,惟有向西迁移至九真徼外的夜郎人值得重视。最先注意到这一事实的是蒙文通先生,说:西汉河平二○年(公元前27),烊河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兴,此后夜郎之地不再有关于夜郎国的事。东汉建武初年(29),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徼外有夜郎人“慕义保塞”,东汉永初元年(107),九真徼外夜郎入主剃刁服汉朝。夜郎族人在夜郎国灭亡后西迁至九真徼外,后又慕义举土内属,人多地广,影响颇大。关于僚人的习俗,古书多有记载,较详者如《魏书.僚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散居山谷,居“干栏”;(2)无氏族的分别,无名字,所生男女均以长幼次第来称呼,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称阿夷、阿等;(3)一群人中以年长者为王,父死子继,但各群彼此之间互相独立;(4)每个僚王都有鼓角一双,由自己的亲人负责吹或打,群聚时常常执盾持矛,敲竹为音,击掌为声,构成欢乐的节奏;(5)喜好彼此之间的残杀,父子之间也是如此,大多不敢独自远行,口嚼鼻饮,能卧水底,持刀剌鱼;(6)善于织细布,颜色非常鲜明。《旧唐书·南平僚传》说南平僚人居住在被称为“干栏”的楼房里,男人衣襟左面敞开,长发披肩,赤足行走,妇女的衣服是用两幅横布裹身,头从中央露出,称为“通裙”。这里的人头发很好看,一般扎成髻鬟垂于脑后,用三四寸长笔杆粗细的竹筒斜插在发髻上,家庭比较富裕的人也有配戴珠当的。在僚人习俗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保存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内的海南民间榨糖用的石碾“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穿的是通裙;二是“其人美发,为髻鬟垂于后”,都有一头很好看的头发。这与唐代以前海南岛居民的习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到了宋明时期,海南岛上的居民已被分为黎和岐两种。顾炎武认为,岐人即隋书所说的伍,也就是晋代的僚人。从僚与岐的生活习俗来看,认为岐为僚的后裔或许并无不妥。可能的情况是,夜郎人在“举土内属”时,有一部分渡海来到海南岛成为岐人,也就是后来的黎入。走近海南俚人史书关于“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南蛮传》。据此书的记载,东汉建武十二年(36),九真徼外有一个名叫张游的蛮里人,羡慕内地文明,主动带着族人归属内地,被朝廷封为归汉里君。东汉建武十六年(40),交趾女子徵侧及其妹妹徵贰起兵反叛汉朝,九真、日南、合浦一带的蛮里一呼百应,一下子攻占厂65个城池,徵侧自立为王。唐朝李贤对“蛮里”的注解是:“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东汉九真徼外,在今天老挝境内。由此可以看出,早在九真到合浦一带就生活着一群被称为“里”的族群。从史书记载陵水县出土的铜器的分布范围看,这一族群主要生活在今天的越南、老挝及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据《三国志。吴书.薛综传》,三国时期,在两广一带已形成势力强大的所谓“高凉宿贼”,成为反叛逃亡人群的最后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