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编写过程历时三年多,曾查阅了几十个版本的各种历书,参阅了港、澳、台及内地编写的历书资料,加之编著者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国医学及民俗等,对多种版本的历书进行对比,认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中华二百年》作为公历定校标准。本书以月为单位,以农历月为主要编写内容,配合公历、星期、每日干支、纳音五行、子时干支、月建干支、交节时辰等历史上编写的主要内容,为相关研究人员及易学、中医学等研究人员提供了简单而方便的工具书,非常实用。本书还编写了大量的历法知识、中医知识、易学知识及与本书内容有关的知识,可供专业工作者作为工具书使用。编写本书的初衷,是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易医文化时,常常用到历书,但不断发现许多版本的历书都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且使用十分不便,有些历书或缺少交节时,或交节日时有错漏,尤其表现在农历交节时,与实际相差多则一天,少则几小时,使用时缺乏可靠性。如果从学术使用上去评论,只能让人望而却步了,因为交节时间相差几分钟就有可能使人作出错误评判,何况有的历书竟相差几天,这在学术和应用研究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中国哲学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世界创造历法的始祖,过去国人都使用农历,直到孙中山先生开创民国之初,中国才开始引进公历制。所以,在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及中医知识的时候,必需用到农历的许多知识,如二十四节气、干支组合、六十甲子及其纳音五行,子午流注等知识。此书的编写从方方面面考虑到了以上内容,是一本适用范围较广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