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本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之内,完全是应责任编辑王建勋先生之邀而作。我和建勋认识时间不长,此前对他还是有所耳闻,他在北京的编辑界久享大名,所编的“学灯”系列、”人之初”系列都在读书界有影响,受到欢迎。他所联系的许多作者也多是我的故旧新知。与建勋见面后,又很谈得来,他骑着电动自行车,从安定门外到远在东南三环以外我的蜗居,一脚就是半天,非常投机。后来,他约我为“人之初”系列写一本书,虽然很想写,无奈事情太多,特别是为所里做的一个项目还没有完,不能报命,常以为憾。后来,建勋说,他想把古代几部名著,做成《画里话外》丛书,要我选一部。我想自己做的项目——《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第二部——中正好对《水浒传》从新的视角做了一些新的评价,拿来剪裁拼凑,正好组成一本新书。其中许多想法还没有见之于世,正好借此机会看一看社会的反响。但这套《画里话外》丛书有其特殊的体例,不仅要有插图,而且要每页一幅,这样每页的文字就不能超过600字,许多长一些的论述就要切割,仿佛是现在北京挺长、挺直、挺宽的长街被红绿灯分割成一段一段似的。既使得文章气脉不贯,又妨碍在探讨问题时的全面展开,但为本系图书的体例所限,也没有办法。因此书中许多观点只是涉及到了,而未能够深入探讨。如中国人的“皇帝梦”问题“平等梦”问题“南北水浒故事的差别”问题等都是浅尝辄止的。这本书叫“《水浒》与江湖”,是谈《水浒传》与江湖文化关系的。这一点在《前言》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现在“江湖”“江湖文化”频频出现在各种传媒和文艺作品中。作者、受众醉心于它的气象开阔、豪迈,因而一并接受了它所带有的草莽气和粗鄙作风。这种向往是几百年来浸染熏陶和近几十年来有意地在人们心中播种、培植而养成的。表面上看它在推崇反权威、反传统和崇尚勇武、奋斗的价值观,实际上其本质是蔑视规范、倡导粗鄙的游民文化,这在有意无意地瓦解着传统的经典文化(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崩溃——主要指经典文化——是游民文化内部瓦解和外来文化外部冲击双重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