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定 价:¥28.00

作 者: 孙立平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经济

ISBN: 9787302086123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93 字数:  

内容简介

  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准确把握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则是制定社会政策、了解社会舆论走向的基本前提。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状况相比,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无论理论界还是政策制定部门对这一变化的把握和理解却似乎还不到位,其中至少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认识模式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照“改革前”、“改革后”的简单对比法来认识社会状况。依照这种比较方法,人们所关心的是改革后比改革前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但却可能忽视80年代与90年代社会状况的重大差异。实际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或可被视为80年代社会变化的延续,而另外一些变化则意味着社会结构演变方向发生了重大逆转,正是这后一类变化使得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得与80年代的社会结构截然不同。原因之二则是政策制定者和思想理论界对上述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缺乏必要的敏感。事实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社会公正问题。这些新问题对政策制定者和思想理论界是严峻的挑战。但是,在“改革”话语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在“改革”还是“保守”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诸如社会公正这类问题根本找不到应有的位置,当然就更谈不上在思想理论和政策实践上有效地面对这类问题。

作者简介

  孙立平,男,辽宁省人,1955年5月7日出生。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81年入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学习。1982年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曾出版《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等著作。进入90年代之后,研究的方向逐步转向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相继发表《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合作)、《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和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等论文,并提出了“总体性社会”、“总体性资本”、“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等重要概念和理论。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转型社会学。主持大型研究计划“20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当代中国农村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和“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等。

图书目录

序言:迈向转型社会学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国家与社会1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4行政性整合与契约性整合9组织与单位制12身份类别划分与社会流动16区域格局与区域关系21

社会结构转型:中近期的趋势与问题

导言26前提与背景28社会力量的重组:中产阶级还是两极社会?34社会碎片化与社会自组织的发育51市场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可能的危机59社会重建:结构.制度.组织72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一个新的社会的出现80形塑90年代中期以来新社会的三个基本背景89资源积聚背景下的两极社会的形成97社会结构的断裂:阶层与城乡关系109社会生活“西西里化”与新的秩序119断裂社会中的社会抗拒和社会动荡125断裂社会中的政府与秩序132

改革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改革前强国家一弱社会模式的形成137改革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144国家与社会新的结合154进一步的讨论与结论165

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

“单位制”及其变迁
“单位制”的再探讨217“单位制”与社会结构222改革以来“单位制”的演变231简短的结论241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246资源配置与新的社会关系249原子化与庇护关系253社会关系类型的讨论259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266

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

贫富差距扩大的程度加大,而且继续恶化271贫富差距的扩大出现失控的趋势273贫富悬殊开始固化为社会结构278社会对贫富差距的认知在变化281

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
总体性精英的形成过程284精英形成:讨论的理论背景286总体性精英与不分化的资本289进一步的讨论293

社会转型与农民工流动

农民工:起源的独特性299流动过程:有序与无序之间306对外来流动劳动力退路的评估314“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318“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下的民工潮322耐用消费品时代与“新二元结构”327断裂的社会与农民工流动330

内需不足的社会学分析

滞后的城市化:使农村人口被甩在市场之外335制度不确定性:导致畸形的储蓄倾向339收入结构:决定了常规性支付不足343

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

社会动荡的类型347可能的模式与逻辑349导致社会动荡的深层因素352社会抗拒更多地将会以社会治安的形式发生358寻找制度化地解决社会抗拒问题的新方式362

迈向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

社会科学的“黑色星期五”与新的理论探求365政体的断裂与延续:不同背景下的市场转型370面向社会转变的实践过程380“日常生活”的视角与对底层社会的关注385实践社会学:理论与方法387简短的结论39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