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博杂又有分量的书,内容包括作者的阅读笔记、对专业(神学与文学)的理论思考、对作者喜爱的艺术作品———电影与音乐———的文本解读,以及对自我的散文式但又充满形而上思考的生命记忆。读这本书,你会与一串串东西方文学、艺术和理论的大师与非大师、经典与非经典的文本相遇,但这绝不是说这是炫知性的掉书袋,更不是一本引介性的普及读本。在我看来,关于人性、关于自我的思考和体验角度,构成倪湛舸的写作出发点,也成为解读本书的路径。这当然与她的治学相关———芝加哥大学宗教与文学系的博士生,但我更愿意把之看成是一种生命感受,乃至生活方式的结果、结晶———在今天,做一名知识分子,既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作者的思考、质疑、追问或解答并非仅仅出于专业性的工作,或是从知识到知识的自我离场式的“理论旅行”(萨伊德),而是被作者虽然年轻,却因天性的敏感、敏锐和后天的博读、善思充分扩张了的心灵涵纳了,融通了。它是一个从知识之泉到生命之酒的酿制过程,既是关于书本或他者的写作,又是关于生存和自我的写作。因此,我们才会明瞭作者何以立场鲜明地喜爱和选择那些讲述日常生活和小人物的悲苦而又轻贱命运的文本,解剖形象及其创造者痛苦挣扎的灵魂;才会明瞭为什么在通篇的读解、讲述中,作者每每会“引火烧身”地进行自我反观,使行文充满了质感、“体感”,洋溢着生命的疑惑、焦灼、痛楚和悲怆,当然也不乏体与悟的灵性与喜悦;才会明瞭作者一边在勇敢而强力地感悟、叙说、阐释和批判,一边又真切地表达关于自我的稚拙、脆弱和卑微的人生感喟。于是写作之于作者,便成为一种摆脱和反叛,一种独白式的呐喊和不可为而为之的拯救。“黑暗”是对人生的荒谬与宿命的形象揭示,而“相逢”则是希望,是机遇,因为它会擦出火花,照亮黑暗。它能给那些同路人一些温暖,他们也许不知道路在哪里,但由此会知道一位也在泥泞中艰行的陌生同伴,看到她跋涉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