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临床应用现代研究·药材权威多年研究、精心打造·国内首次系统发布中药材化学成分·独创药材与原植物精美照片同步情示本手册以实用为宗旨,共收载我国华北地区常用中药和地方习用药174种(包括附药)。全书采取图文对照形式进行编排,每种药材的描述内容包括:药材名称、别名、来源、植(动)物形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能、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彩色照片包括其原植(动)物、药材或饮片。本套书的两大特点:①参考性。品种选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和《地方习用药材》两部具有权威性书籍。文中“现代研究”部分,介绍了药材鉴别、主要药效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②实用性。主编、作者均为中草药专业教学、科研人员;构图注重原植物与摄影艺术完美结合,每版图原植物与药材同步展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1.本书分六册出版。每册收载的中药种类是《中华人民共和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药材品种和部分地区性用药。依据中药的不同入药部位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及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每类药材按笔划顺序由少到多进行排列,个别药材依版面略作调整。叶类药材若品种较少则归并入全草类,树脂类药材若品种少则归并茎木类或其他类。有些中药材来源于2种或2种以上的药用植物或动物,本书一般只描述其所在地区常见的品种。有些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有几个入药部位,则以其中最常用的中药为主进行描述,其他的则以附注的形式排列于之后加以简要描述。2.每种中药材包括文字和彩色照片两部分。文字内容包括: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植(动)物形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能、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每种药材最多只描述3个常见的别名;原植物或动物形态描述简明扼要,突出主要特征;生态环境以小气候环境为主,分布只描述主要的3个地区;现代研究反映该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原植物的彩色照片力求有花或果实,药材或饮片的彩色照片主要突出药材在外形、色泽、断面等方面的特征。少数动物类药材由于其原动物不易找到,少数进口药材国国内不产,所以仅提供其药材照片;某些原动物和矿物的形态与其药材极相似,也仅拍摄其药材的彩色照片。3.个别药材的照片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贵州夏同珩编审提供部分照片,张丹雁老师收集大部分药材和饮片,在此一并致谢。4.本书后面均附有药材的中文名索引和原动、植物拉丁学名索引。中文名索引按笔画顺序排列,药材正名以黑体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