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历史:同是一部中国历史,在今日人们的心目中,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二十多年前,我们心目中的中国历史,大体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主和农民的阶级斗争贯穿始终,而官府之类的上层建筑,永远向着地主,为地主阶级遮风挡雨。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则被看成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半个世纪前,中国消灭了地主阶级。尽管后来土地承包了,也难免有私下转让的,但地主阶级并未复活。那么,中国如何呢?历史终结了吗?万事大吉了吗?现实生活教育了我们,大家的不约而同地转向了过去忽视的东西,开始追寻另外一道源流,发源于过去并且至今流淌的源流。于是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幅历史图景。我们看到了官府,看到了专制,看到了潜规则,看到了苛捐杂税,看到了贪官污吏,看到了官逼民反。刘兴雨先生的这本书,一百篇文章,竟无一笔用于描绘地主与农民的阶级斗争的图景。他写官员,写皇帝,写平民,写那些代天理民和代天子牧民的统治者,写代理人的利益和代理人的心理。他描绘了一个官场主导型的社会,这个社会的特征,大概就是没完没了的“千古伤心事”。善不得善报,恶不得恶报。报应错位,源于利益错位。颐指气使的总是那些代理人,可以当他人代表,慷他人之慨,谋过手之私的代理人。作者从秦始皇写到马向东,一路斑斑点点,所有这些笔触,都偏离了阶级斗争史的主流。然而,他的努力和众多当代人的努力一起,汇成了另外一条主流,形成了对有中国特色的另外一种理解和解释。这是中国史学的进步,也是中国思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