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相机的旅人》摄影笔记中,以60幅文图作品,展现了他善等待、耐孤寂与超凡尘的性情式追寻;再配上他的精短散文,更加深刻呈现对于这款性情的甘愿付出,以及为此追寻的无悔勇毅。彭懿这一系列取材自新疆、西藏、云南或内蒙的摄影作品,几乎不见人踪:一致的山川孤寂,却是最最华丽的孤寂;相似的村落孑然,皆为最最灿烂的孑然;那些傲然存在的雪山、树木或山谷日月,因光影多彩而有最最独立的喧哗与拥挤。2002年1月在吉林雾淞岛,彭懿经过5天的等待,才等到一场满树挂霜的冰晶树挂。他真能等,真耐得住孤寂。彭懿在《背相机的旅人》一系列秋冬摄影作品中,多张出现一抹天光极巧奇的投射主体物的瑰丽构图。这时,彭懿的散文记事便会出现这样的字句:“我一个人坐在村口的山头上,忘却了时间”,“听自己的灵魂与天地喁喁私语……我真想让日子就这样凝固下去”,“在内蒙古额济纳,我就和老树们一起不思不想地看了一次日落。那才是真正的奢华。没有一点诱惑,只有天、风和落日,我都疑心是处于时间之外了”,“真想让时间就这样永远地停下来,只剩下那如黛的远山”。这么看来,将来很长一段时日仍离不开大上海的彭懿,只要“心脏仍好”,他依旧还要背着相机去远方跋涉,仍要拎串行李去赶飞机、赶火车,再写下更多的摄影旅行笔记。《背相机的旅人》的编辑概念,有意引导读者在炫目的光影写真中,进一步沉浸文学情怀。于是,设计了“一书两版”——《背相机的旅人》散文版与新诗版,两版“相背”同行,两者并肩上架,让可读性和质感都得到互补。在王淑芬的28首新诗与相应的摄影作品中,新诗版的《背相机的旅人》刻意将相片的炫目色彩消减成黑白两色,以便王淑芬诗作中浓郁的人间情味能活络宽展。旅途中补捉到的镜头,其实都能算是诗,因为有着「出走」的本质。可叹的是热爱自由的我,却无法远行。我有严重的旅病─认床、认枕边人、易水土不服、胃肠不佳…所有旅人该有的条件,我都没有。因此,每见朋友天涯海角四处落脚,除了欣羡,更多的是惘然。地中海那么阔气的蓝天,喜马拉雅山浑身披了那么件广裘的雪衣,还有旅途中说也说不完的异国故事!幸而,借着观赏友人携回的步履足迹,或多或少让我有着神游的虚拟兴致。这回见到上海彭懿的边疆之旅,除了编辑为一本他个人的摄影散文集外,我也应出版社之邀,另行撰写诗数十首,搭配这些美丽而神秘的旅游相片,出版为此书。这也算是一种编辑上的创意吧。更重要的,希望为所有爱远行或无法远行的读者,提供更富实的阅读内容。旅行,可以是闲适大踏步的散文,也可以是低眉敛首的婉约小诗。阅读此书,建议您找来此书的「姐妹书」《背相机的旅人─散文版》共读。您将发现,阅读之旅如此活泼盎然,竟不亚于出门旅行哩。本套书是作者的摄影作品集。随着作者向我们展示的一幅幅画面,读者的思绪也将透过画面往里不断延伸,仿佛来到无名小村,踏在长满青苔的小巷里,静静地倾听着那古老而又久远的回声;翻开下一页,又犹如把读者置身于空旷的碧野中,周身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悲壮和凄凉,使人只有通过大吼而后心境轻松的快感……本书给读者带来的将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