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板面形式出现的瓷品是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完美的结果,瓷板的出现使瓷板画有了物质条件,从相关资料来看,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有绘画艺术形式的瓷板画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几百年来,瓷板画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们具备更纯的文化品格。瓷板画艺术的发展,是整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个部分,它既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又具有个性艺术的独特性。《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能以此为题,纲举目张,荟萃各时期名家如此之多的作品实属不易。[前言]后记20世纪末,我俩以编撰四卷本《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之机缘,开始着手景德镇瓷板画艺术的专题研究。1999年赵荣华先生主编的《瓷板画珍赏》面世,真可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也因此更促使了我们另辟蹊径将瓷板画研究、鉴赏、收藏的课题做好的想法。这些年里,我俩克服诸多困难和不便,收集历史资料,调查瓷画名家,并倾囊进行瓷板画作品和图片的征集,寒来暑往,苦中求乐。着手撰写也两年有余,案牍劳形,倾心呖血,颇感身心疲惫。为的是探究景德镇瓷板画的发展轨迹和展示其艺术风貌。付梓之时,审读图文,虽然遴选了各时期百余位瓷板画名家的四百多幅作品,但依然觉得管中窥豹,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有些瓷画名家传世作品寥若晨星,系统整理十分艰难。故此,存在的遗漏和不足使我们深感遗憾。况且艺术之事难以定论,评述之词,不揣疏浅,率尔操觚,一家之见而已。在多年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中,我们得到了王锡良、秦锡麟、徐焕文、汪桂英、王恩怀、刘平、陆如、方讯、李文跃、肖振松、邹晓松等陶瓷美术家和学者的鼎力支持,至深铭记;在此书的撰写过程中又承蒙卢辅圣、马荣华、庄新兴、赵荣华、罗晓涛、罗学正、曹春生、戴明荣、汪平孙诸位同仁的赐助;特别是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耿宝昌先生,拨冗审定部分图片资料,并赐题书名;还有陶瓷研究界老前辈,97岁高龄的邓白先生,欣然为书作序,扶掖之忱,终生难忘。谨此一并致谢鞠躬。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慧眼识珠,出版《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使我们有了候听读者教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