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收藏鉴赏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

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

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

定 价:¥680.00

作 者: 郑年胜,刘杨主编;王恩怀等图版撰稿;刘杨,鲍麟,陈川摄影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瓷器 瓷板画

ISBN: 9787806727409 出版时间: 2003-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0cm 页数: 467 字数:  

内容简介

  以板面形式出现的瓷品是陶瓷生产工艺不断完美的结果,瓷板的出现使瓷板画有了物质条件,从相关资料来看,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有绘画艺术形式的瓷板画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几百年来,瓷板画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们具备更纯的文化品格。瓷板画艺术的发展,是整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个部分,它既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又具有个性艺术的独特性。《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能以此为题,纲举目张,荟萃各时期名家如此之多的作品实属不易。[前言]后记20世纪末,我俩以编撰四卷本《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之机缘,开始着手景德镇瓷板画艺术的专题研究。1999年赵荣华先生主编的《瓷板画珍赏》面世,真可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也因此更促使了我们另辟蹊径将瓷板画研究、鉴赏、收藏的课题做好的想法。这些年里,我俩克服诸多困难和不便,收集历史资料,调查瓷画名家,并倾囊进行瓷板画作品和图片的征集,寒来暑往,苦中求乐。着手撰写也两年有余,案牍劳形,倾心呖血,颇感身心疲惫。为的是探究景德镇瓷板画的发展轨迹和展示其艺术风貌。付梓之时,审读图文,虽然遴选了各时期百余位瓷板画名家的四百多幅作品,但依然觉得管中窥豹,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有些瓷画名家传世作品寥若晨星,系统整理十分艰难。故此,存在的遗漏和不足使我们深感遗憾。况且艺术之事难以定论,评述之词,不揣疏浅,率尔操觚,一家之见而已。在多年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中,我们得到了王锡良、秦锡麟、徐焕文、汪桂英、王恩怀、刘平、陆如、方讯、李文跃、肖振松、邹晓松等陶瓷美术家和学者的鼎力支持,至深铭记;在此书的撰写过程中又承蒙卢辅圣、马荣华、庄新兴、赵荣华、罗晓涛、罗学正、曹春生、戴明荣、汪平孙诸位同仁的赐助;特别是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耿宝昌先生,拨冗审定部分图片资料,并赐题书名;还有陶瓷研究界老前辈,97岁高龄的邓白先生,欣然为书作序,扶掖之忱,终生难忘。谨此一并致谢鞠躬。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慧眼识珠,出版《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使我们有了候听读者教正的机会。

作者简介

  郑年胜,1965年生,广东人,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99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朵云轩陶瓷艺术编撰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工艺美术及陶瓷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四卷本)、《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刘杨,1965年生,江西人,副编审、副教授。1981年进入文博部门工作,参与吉州窑的考古挖掘。1982年入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学艺。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在大学执教。1993年后从事陶瓷文化传播与出版工作,策划编辑了三十多部陶瓷书籍。发表陶瓷研究论文近20万字。中国陶瓷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吉州窑与吉州窑陶瓷艺术》、《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四卷本)、《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

图书目录

序                               邓 白
一、明清时期瓷板画                   刘杨  郑年胜
二、浅绛彩瓷板画艺术                       刘杨
三、民国未署名瓷板画                       刘杨
四、“珠山八友”瓷板画艺术               郑年胜  刘杨
五、20世纪前期瓷板画名家                    郑年胜
六、20世纪后50年瓷板画艺术                    刘杨
七、附录
1.瓷板画的产生、发展及其艺术特色 刘雨岑
2.景德镇瓷板画名家录
3.索引
4.干支公元年号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