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

定 价:¥49.80

作 者: (释)日慧法师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佛教

ISBN: 9787801236104 出版时间: 200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72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对佛教四大部宗——中观宗、唯识宗(此二宗为大乘)、经部宗、毗婆沙宗(此二宗为小乘)各宗宗义做深入的讲解,可以帮助学人对佛法的整体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不失为一本深入全面学习佛法的好书。 【图书介绍】 这部《宗义》,是我为从学者边讲边撰而成的。《宗义》的纲要及其架构,例言中已详述了它的根据;宗派只以内宗或佛教四部宗为限,在导论里也有明确的解释。愿读者对这部书的例言和导论,给予多一分的留意! 讲这一课程,不可能将各宗的宗义和盘托出,只能提纲挈领地述其要点,这也是先编纲要,然后据以讲释的原因。纲要虽然简单,讲释则不能太过粗略,更不能随己意狂言瞽说,要善用可靠的各宗善本译典之所说义而讲说之。如用《俱舍论》讲说毗婆沙宗义,便应谨慎,不可混入论主所许的经部义——藏传佛教宝无畏大师撰的《宗义宝蔓》便有过这种阙失,我也犯过。宝无畏之失,乃因文献之不足,我则是疏读《顺正理论》。所以,我越来越觉得讲宗义不是一件易事! 然则,我当初为什么要挑讲这个难题,自找麻烦呢?我觉得要了解佛法的整体体系,舍此,很难窥其轮廓。藏文传译过来的宝无畏《宗义》,对每一宗派的定义(性相)差别(流派)和因、道、果的叙述,都有条不紊,使读者轻易地可以分别其理路:知道小乘教义为什么才能得阿罗汉果和得阿罗汉果之因、修阿罗汉果之道;知道大乘教义,因是成佛之因,道是成佛之道,果是成佛之果。宗派之间,说理虽有不同,且有互不兼容之诤,而其理所通达之路及所成就之果,则不能不同。又,佛法说缘起,我们应知各宗派对缘起的不同看法,如何修缘起?如何悟入缘起?佛法说无我,我们应知道各宗派对无我的看法,及如何修习无我?如何觉悟无我?……像这些重要问题,在各宗宗义中都有明确的叙述,本《宗义》的纲要就是依它撰写的,此外,在《导论》中还作了综合比较的说明。因此,我认为从四大部派的宗义中,不但可以得窥各宗大义,还可以掌握到全体佛法大义,既不至落入“望洋兴叹”的感慨,更不会被盗用佛语胡诌乱凑的骗子所骗,或被怪力乱神所惑。 读《宗义》的困难也不是没有,如果一个人连佛法的最基本认识都不够,那是不行的。至少应该读一些正确性的概论读物,读时也须好好思惟,否则,也还是不容易的! 自其大者而言,佛法总不外乎戒、定、慧之三学,《宗义》则以慧学——尤其是见——为主题,戒、定惟泛摄在其内,这自然是不想多生枝节使主题晦而不显。并不是忽视二者;盖戒是道之基,定是道所依,岂容忽视! 我国古德所立的律宗,严格讲来,不能独立成宗,因为它不能包含因、道、果的次第。禅宗是中观修般若波罗蜜的行门之一,故所谓“禅”是“般若”的异名,不是禅定之义。密宗虽有若干支派,其修道立说亦各异,但其因、道、果之见,亦不能不取大乘二部宗中之一部。持名念佛的净土宗,亦属中观系的行法之一,不过,圣龙树撰的《十住论》中说那是佛为怯懦众生说的,这话便很值得玩索了。俱舍及成实都是经部宗的支流,本《宗义》的经部宗,几乎是以这二宗为主而说的。唯识宗是四大部宗之一,自不必论。天台、三论、华严三宗,是我国天台、吉藏、贤首三大师自创,以其未依佛的三时教(即《阿含》四谛、无相《般若》、善辨《深密》三法轮),不合四部宗义的统绪,除作别论之外,是无法纳入四大部派之内的。像这种特殊问题,在这里也应当作一声明。 当年讲完这一课程时,又顺应从学者之请,将讲稿汇整成书,并欲与爱好佛法的朋友,共享一分心得,遂径予付梓。惟本书自付梓以来,已逾十有二年,这一版已是第二修订版,惟此学不是轻易事,必然仍有不少阙失,望硕学之士,不吝赐正为幸! 公元二OO四年岁次甲申春分日 比丘日慧序于观自在兰若伏心寮 【目 录】 自 序……………………………………………(1) 例 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分教立宗的由来……………………(1) 甲、汉藏两地的不同发展…………………(1) 乙、三法轮的了不了义……………………(4) 丙、三法轮的典籍…………………………(16) 第二节 对内外宗的辨别……………………(18)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18) 乙、明内宗以别外宗………………………(19) 乙一、约教主教法宗见以别………………(19) 子、内宗的教主……………………………(19) 丑、内宗的教法……………………………(21) 寅、内宗的宗见……………………………(22) 寅一、四法印见…………………………(22) 寅二、二无我见…………………………(29) 第一项补特伽罗无我……………………(29) 第二项法无我……………………………(36) 卯、决择和诚言…………………………(41) 乙二、约见修行果以别…………………(41) 子、总说…………………………………(41) 丑、别说…………………………………(42) 丑一、由修对治别………………………(42) 丑二、由行所住别………………………(43) 丑三、由所取果别………………………(44) 乙三、依宗的特征——归依……………(46) 第三节 略举外道二宗……………………(47) 第二章 正释四大部派宗义…………………(48) 第一节 小乘二部宗………………………(48) 第一毗婆沙宗……………………………(48) 甲、立宗…………………………………(48) 甲一、性相………………………………(48) 甲二、释名………………………………(54) 甲三、差别………………………………(58) 乙、宗见…………………………………(64) 乙一、因上见……………………………(64) 子、境…………………………………(64) 子一、依二种事观察………………(64) 子二、依二种谛观察………………(72) 丑、有境………………………………(78) 丑一、总说…………………………(78) 丑二、补特伽罗有境………………(80) 一、补特伽罗的建立………………(80) 二、补特伽罗有境义………………(81) (一)广义说…………………………(81) (二)狭义说…………………………(82) 丑三、六内处有境…………………(83) 一、成立六内处有境………………(84) (一)成立意为有境,法处为意境…(85) (二)讨论……………………………(85) 1.遮六内处为意境…………………(86) 2.遮五有色处为意境………………(86) (三)结成……………………………(87) 1.别约十色处成立境和有境………(87) 2.总约内外六处成立境和有境……(87) 二、成立现量……………………(87) 三、比量…………………………(92) 四、非量…………………………(92) 丑四、能诠声有境………………(93) 乙二、道上见…………………………(96) 子、道所缘…………………………(96) 丑、道所断…………………………(101) 寅、道自性…………………………(107) 一、总释道地……………………(108) 二、别释五道……………………(112) (一)资粮道………………………(112) (二)加行道………………………(114) (三)见道…………………………(118) (四)修道…………………………(121) (五)无学道………………………(124) (六)总结…………………………(125) 乙三、果上见…………………………(126) 子、声闻种性………………………(126) 丑、独觉种性………………………(129) 寅、佛种性…………………………(132) 丙、法轮观………………………………(133) 丁、三宝观………………………………(135) 第二 经部宗………………………………(137) 甲、立宗…………………………………(137) 甲一、性相及释名……………………(137) 甲二、差别……………………………(139) 乙、宗见…………………………………(145) 乙一、因上见…………………………(145) 子、境…………………………………(145) 子一、二谛观…………………………(145) 第一项 随理行派之说………………(145) 第二项 随教行派之说………………(150) 第一目 《俱舍论》之说……………(150) 第二日 《成实论》之说……………(151) 子二、其它不共见……………………(155) 一、不许三世实有……………………(156) 二、不许同时因果……………………(158) 三、不许蕴界处皆实有………………(158) 四、不许不相应行实有………………(166) 五、《成实论》不立极微之说………(167) 六、许三无为非有……………………(168) 七、室利罗多的随界论…………………(173) 八、《俱舍》的无表思说………………(176) 九、《成实》的无作业说………………(177) 丑、有境…………………………………(178) 丑一、随教行经部派之见………………(178) 丑二、随理行经部派之见………………(183) 一、补特伽罗之建立……………………(183) 二、识知的建立…………………………(184) (一)释量…………………………………(184) (二)释非量………………………………(189) (三)结说…………………………………(191) 三、能诠声之建立………………………(194) 乙二、道上见……………………………(195) 子、道所缘………………………………(195) 丑、道所断………………………………(200) 寅、道自性………………………………(207) 一、根本经部派的道次第………………(207) 二、余随教行派的道次第………………(210) 三、随理行派的道次第…………………(217) 乙三、果上见……………………………(218) 丙、法轮观………………………………(219) 第二节 大乘二部宗…………………………(220) 第一唯识宗…………………………………(220) 甲、立宗…………………………………(220) 甲一、性相……………………………(220) 甲二、释名……………………………(221) 甲三、差别……………………………(223) 乙、宗见…………………………………(234) 乙一、因上见…………………………(234) 子、总说境和有境……………………(234) 一、释识变……………………………(235) 二、释三类识变………………………(238) (一)异熟变……………………………(239) (二)思量变……………………………(244) (三)于境了别变………………………(246) (四)结说三类识变……………………(249) 三、释藏识流转变……………………(251) 四、旁论异义…………………………(252) 丑、别说境……………………………(256) 丑一、述三自性………………………(256) 一、释三自性的名义…………………(257) (一)依他起自性………………………(257) (二)圆成实自性………………………(271) (三)遍计所执自性……………………(272) (四)结说三自性…………………(274) 二、释三自性的层面……………(276) 三、释三自性喻…………………(278) 丑二、三自性与中道……………(279) 丑三、三自性的假实观…………(286) 丑四、三自性的二谛观…………(289) 丑五、成立唯识义………………(293) 一、举经证成……………………(295) 二、依理证成……………………(295) 丑六、八识的假实观……………(302) 丑七、结说境……………………(3m) 寅、别说有境………………………(308) 寅一、补特伽罗有境……………(308) 寅二、识有境……………………(309) 一、实相派之说…………………(310) ——特述护法论师的证 自证现量 二、虚相派之说…………………(313) 乙二、道上见…………………………(315) 子、略述二乘道上见………………(315) 一、二乘的共法…………………(316) 二、二乘的不共法………………(318) 丑、详述大乘道上见………………(320) 丑一、道所缘·道所断道自性………(320) 一、道所缘………………………(321) 二、道所断………………………(323) (一)烦恼障………………………(323) (二)所知障………………………(324) 三、道自性………………………(327) 丑二、总论修证次第……………(328) 一、总论修证理趣………………(329) 二、别明修证次第………………(334) (一)资粮道………………………(334) (二)加行道………………………(335) (三)见道…………………………(340) (四)修道…………………………(343) (五)究竟道………………………(348) (六)修行时劫……………………(349) 三、古唯识学对二乘道的不共许………(351) 四、古今学中大乘见道的异义…………(354)五、此宗断惑的不共规…………(366) 乙三、果上见…………………………(367) 一、涅檠建立………………………(368) (一)古学之说……………………(368) (二)今学之说……………………(369) 二、佛身建立………………………(371) 丙、乘建立……………………………(375)

作者简介

暂缺《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自序
例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分教立宗的由来
甲、汉藏两地的不同发展
乙、三法轮的了不了义
丙、三法轮的典籍
第二节 对内外宗的辨别
甲、依宗不依宗之分
乙、明内宗以别外宗
乙一、约教主教法宗见以别
子、内宗的教主
丑、内宗的教法
寅、内宗的宗见
寅一、四法印见
寅二、二无我见
第一项 补特伽罗无我
第二项 法无我
卯、决择和诚言
乙二、约见修行果以别
子、总说
丑、别说
丑一、由修对治别
丑二、由行所住别
丑三、由所取果别
乙三、依宗的特征——归依
第三节 略举外道二宗
第二章 正释四大部派宗义
第一节 小乘二部宗
第一 毗婆沙宗
第二 经部宗
第二节 大乘二部宗
第一 唯识宗
第二 中观宗
第三章 结论
附录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纲要
重校贡噶四部宗义略说(原名四部宗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