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会变革
告别20世纪的历史思考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太平天国女营、女馆制度
甲午战争与日本间谍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戊戌百年祭
晚清爱国思潮的折射与映现
义和团的爱国主义及其局限
义和团与封建统治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荣禄与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百周年断想
中国这样走进20世纪
——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献身精神
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
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研究述评
走向新中国之路
近代灾荒研究
近代灾荒历史启示
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稳定
鸦片战争时期连续三年的黄河大决口
灾年谈往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
加强学科建设
就史学社会功能答客问
关于历史学不额头建设的几个问题
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
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
——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论晚清史研究
我们今天要纂修一部什么样的清史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
让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2000年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的讲话
弘扬民族精神
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
黄土文明的过去和未来
民族精神: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