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定 价:¥20.00

作 者: 查培轩主编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千年之初的西部大开发丛书
标 签: 国民经济

ISBN: 9787810842341 出版时间: 2003-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2cm 页数: 294页 字数:  

内容简介

  《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副教授查培轩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该项目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运用国内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从理论、现实和对策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问题,突出强调西部大开发要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相互协调的发展观,充分凸现“一切为人”、“一切依靠人”的发展思路。本专著共分四篇12章。第1章是引言部分,主要是从我国西部开发现状和近年来理论界有关西部开发争论两个方面提出。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再走重物轻人、重量轻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和自然的老路,而要走出一条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发展新路子,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西部劳动者素质放到重要位置上。第2章至第5章是理论篇,主要是从唯物史观、素质决定论和人力资本论三个层次论证了以人为本的开发模式。这一部分有三个重点:一是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证了以人为本开发模式与以物为本开发模式的涵义,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进而论证了选择以人为本开发模式的正确性;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把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关于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概括为素质决定论,并以此作为西部大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三是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理论,进一步论证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模式的合理性,其中包括对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理论的述评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具有强烈开发动机和行动的主体,这不仅要有能够担负起西部开发责任的政府和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有数以亿计的开发者,而这些开发者要不断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并能合理流动起来。第6章至第8章是现实篇,主要是分析考察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优势、缺陷以及与东部地区进行比较。首先,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优势,并探讨了这种优势形成的条件。承认西部地区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和卓越能力,方能说明西部地区历史文明的根基,更能坚信西部人铸就大开发辉煌的美好前景。其次,以大量的统计资料和现实调查为根据,肯定思想观念陈旧、开发市场能力滞后是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两大缺陷。这种精神缺陷与能力缺陷是产生于体制缺陷基础之上的。再次,从个别和整体两个层次展开与东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对比分析,人不分民族,地不分远近,以便审视和把握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第9章至第12章是建设篇,这一篇的分析可简称为“三支队伍”和“一支大军”。第一支队伍是指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本书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放在第一位来论证的。领导干部既是西部大开发的战斗员又是指挥员。建设一支高素质、肯干事、有活力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所在。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深化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改革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第二支队伍是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西部大开发的过程,是市场经济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的培养和造就尤为重要。一大批能够创办有竞争力企业的人才的涌现,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建立有效的、符合国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证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支队伍是科技人员和各种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知识经济将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导。为把西部大开发置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要使西部地区的特色经济日臻成熟并不断优化和升级,就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包括各类专门人才,如金融、法律、外贸、会计、审计和咨询策划等短缺人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以上三支队伍,而且需要一支包括所有西部人在内的浩浩荡荡的大军。人不分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地不分内地还是边陲,凡是在这块土地工作、战斗、生息的人们,都将成为这支大军的成员。要建设好这一支开发大军,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重点是提高西部地区全体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特别要着力于提高西部地区干部和群众开拓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地投身市场经济之中,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使市场经济成为一所大学校,教会西部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自己家园的才能。西部大开发要依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但绝不排斥来自东部地区和国外的支持和帮助,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向西部流动外,更要重视吸引智力人才。吸引东部地区和国外人才来西部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必将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本书最后是个案篇,主要是采取典型分析的方法,对于西部地区若干典型进行剖析,以便从这些不同典型的运行方式和特点中寻找出坚持以人为本开发西部的内在规律。比如,西安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经验,集中表现为通过全面提高干部和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原先一个传统的小农场转变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鉴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刚刚开始,客观上难以全面地总结经验,只能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侧面对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业进行力所能及的考察,以期堆土成山,积水成河。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与时俱进,与之相联系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川将会更加秀美,生活在这里的劳动者同样会更上一层楼。这是本书的基本结论。参加本课题项目的人员有:胡金荣、康芳民、支育辉、张辉、冯光、王锁娥、杨洁、路光前、陈建岐、杨清玉。

作者简介

暂缺《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