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古代史清人笔记条辨

清人笔记条辨

清人笔记条辨

定 价:¥32.00

作 者: 张舜徽著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张舜徽集 第一辑
标 签: 现/当代小说

ISBN: 9787562228516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22 字数:  

内容简介

  张舜徽(一九一一——一九九二)是现代著名的历史文献学家,著作有中国文献学、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平议、清儒学记、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舊学加存等二十余种。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九六二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初初版,一九八零年作了个别文字的修改后由上少古籍出版社印行了新一版。本书在论及读史可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综合研究研究、然只宜勤作礼记而未可轻言著述论时,作为例证,更引录了清代学者对合注与合钞的种种微辞。一如目录所示,本书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阅读。在当代学者中,张先生的读书之勤,涉猎之广,是有口皆碑的。早年他遵循清代学者的治学路径,从小学入经学,而后博涉子史以及历代文集,当以十年之力遍读二十四史,殚见治闻,融会贯通。这样的学者今天已不多见,但也正是这样的学者,才是撰写史籍校读法的上佳人选;或者说得直白一些,是这样的学者才真正有资格来设坛布教,现身说法,所写出来的史籍校读法也才正正可能让人信赖。

作者简介

  張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歷史學家、歷史文獻學家。生前曾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張舜徽先生一生勤奮治學,博涉四部,在傳統學術的諸多領域造詣精深,留下大量論著。他在《八十自叙》中總結說:“余之治學,始慕乾嘉諸儒之所為,潜研于文字、聲韻、訓詁之學者有年。後乃進而治經,于鄭氏一家之義,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學、經學為基石,推而廣之,以理群書,由是博治子、史,積二十載。中年以後,各有所述。爰集錄治小學所得者,為《說文解字約注》;集錄治經學所得者,為《鄭學叢著》;集錄治周秦諸子所得者,為《周秦道論發微》、《周秦政論類要》;集錄治文集筆記所得者,為《清人文集别錄》、《清人筆記條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舊書,則于《史通》、《文史通義》皆有《平議》;創立新體,則晚年嘗獨撰《中華人民通史》,以誘啟初學。至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廣。若《廣校雠略》、《中國文獻學》、《漢書藝文志通釋》、《漢書藝文志釋例》、《四庫提要敍講疏》諸種,固已擁彗前驅,導夫先路。”此僅為就其平生著述中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彰顯先生對學術界的重大貢獻。他的這些成就,使他成為公認的國學大師,更是華中師範大學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學者。

图书目录

第一编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
第一章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
第一节认识文字
第二节辨明句读
第三节分析篇章
第二章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
第一节古书的流别
第二节古书的部类
第三节古书的传播
第二编分论上——关于校书
第一章书籍为什么必须校刊
第一节何谓校勘,它的取材范围怎样
第二节古书辞唏误夺一字、误衍一字的关系
第三节古书字体误增一筆、误减一筆的关系
第四节古书迭经传傅写、翻刻,脱落文字太多的关系
第二章校书的依据
第一节依据本书的内在的联系,发现问题
  第二节类书和古注的不可尽據
第三节宋元舊本的所以不可贵和河尽據
第四节明代刻本存在的缺点
第五节侭量倚靠清代学者的精校本和精刊本
第六节尽量利用近人校书的成果
第三章校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重视集体力量、分工合作
第二节了解古代书籍中衍、脱、倒的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清熟
第四节掌握历代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怎样进行校书
第三编分论下——关于读书
第一章远古的书,都找不到作者主名
第二章认识古人著述体要
第三章怎样阅读全史
第四章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
第四篇附论——辨伪和辑佚
第一章关于辨认伪书的问题
第二章关于搜辑佚书的问题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