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与企业家再靠近一点看宝洁

再靠近一点看宝洁

再靠近一点看宝洁

定 价:¥29.00

作 者: 萧富峰著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丛编项: 派力营销思想库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801476906 出版时间: 2003-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197 字数:  

内容简介

  如果你对营销有兴趣,相信一定对P&G不会感到陌生,至少对它旗下的诸多知名品牌不会感到陌生。在许许多多的营销书籍里,P&G是经常被提及的范例。对于营销研究者而言,P&G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营销范,因为它:●历史悠久,一向以营销见长,是举世推崇的营销公司;●首创品牌管理制度且一直奉行不渝,成果丰硕;●旗下拥有许多成功的知名品牌,并在市场居于领导地位;●拥有丰富的营销知识(know—how),并培养出许多专业的营销经理人;●拥有完整的配套机制与组织设计;使营销流程得以在组织内部顺利运作;●进入台湾市场才十余年的时间,就成为第一大广告主,并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人虽然有幸新身经历并亲眼见证宝侨从无到有,进而叱咤台湾日用品市场的完整过程,仍要感谢萧兄的壮举,展读本书让本人颇有重回现场的错觉。每天,P&G借由不同的产品及品牌触及许多人的生活,从洗发精到纸尿片,从生活用品到零食,希望能随着不断的创新,带给消费者更美好的生活经验,例如:帮宝适纸尿布的发明,就让女性从清洗尿布的负担中解脱,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兼具持久及润泽效果的蜜丝佛陀恒采唇膏,也让女人摆脱口红掉色的窘境,更有自信地面对每一个场合。“你可以再靠近一点!”“我每天只睡一个小时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词,相信大家一定都还记忆犹新,因为这些广告在强力放送时,都在市场上造成一股讨论的热潮,引起众人广泛的注意。事实上,随着一则则引发市场高度注目与共鸣的广告,再加上P&G一向擅长的营销专业操作,使得原先在市场上不怎么起眼的SK-Ⅱ,在P&G并购蜜丝佛陀之后没几年,就在台湾市场逐钧角,甚至以后发品牌的挑战者姿态,在短短几年之功地打败诸多市场老将,一跃成为专柜保养晶郜牌。这样辉煌的战绩不仅让市场人士刮目相看,令业界啧啧称奇的SK—Ⅱ灰姑娘传奇,同时也让P&G营销专业技能果非浪得虚名。除了SK—Ⅱ传奇之外,P&G在台湾市场短短的历史,还创下许多辉煌的战绩,成功塑造了许多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如海飞丝洗发精、帮宝适纸尿、卫生棉、玉兰油、品客薯片等等。在P&G台湾分侨家品的细心栽培之下,这些品牌个个头角峥嵘,称羡的市场领导品牌。凡此种种的优异营销成果,次印证了P&G被许多学者专家推崇为全球营销典冠显非过誉,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在竞争台湾市场,P&G的专业营销操作依然能够屡屡创造侧目的市场佳绩,令人不禁对其整体的营销运作机好奇,而这也正是本书想要深入探讨的点。虽然宝侨家品在台湾市场只有短短十余年的历P&G是一家拥有160余年悠久历史的全球企业,其营销专业能力深获各界肯定,并被各界推崇为营销实务操作的寺”,许多人都想从P&G经验中学习、探讨其奥妙之午多谈论营销相关议题的文章与书籍,以及著名专家都经常引用P&G的案例,并将其视为全球营销的典,显然,P&G在营销专业操作上有其可观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地观摩学习。P&C身为晶牌管理制度的创始者与倡导者,在品牌经相当丰硕的成果,旗下拥有许多知名的全球品牌,并在营销操作上迭创佳绩,为了确保其晶牌经营与营销操作得以顺利运作,P&G在整体营销机制之完备、团队合作之顺畅、营销操作上的经验之多、战果之丰硕、品牌阵容之强以及营销人才之济济等等,备受学者专家肯定,相当值得我们参考借鉴。长久以来,笔者一直想写一本有关市场导向的专著,谈谈企业应如何有效落实与建构市场导向的策略与文化。有些企业主管误以为营销就是打打广告、作作促销,没什么大学问,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业务人员会卖产品就强了,营销只要扮演好支援、辅攻的配角就行了。因此他们对营销缺乏充分的认识与尊重,也无心加以有效落实,结果,也只会喊营销口号,完全忽略了营销真正的核心与精髓。建立市场导向,所牵涉到的环节非常多,如企业文化、高阶主管的心态、组织结构、跨部门合作以及公司制度等等,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素。虽然笔者尚无暇写出有关市场导向的专著,但至少通过本书,也能够让读者亲眼目睹市场导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P&G就是一豸典型的市场导向公司,当我们阅读有关P&G的成功奥秘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市场导向的建构与落实的确是牵涉层面相当广泛的复杂工程。笔者衷心希望,通过此书,不仅能让读者分享P&G的营销成功奥秘,也能澄清长久以来对营销似是而非的误解,进而对营销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如此,则本书所能产生的附加价值就更大了。作者简介:萧富峰,台湾政大企管博士,台湾辅大广告系教授,台湾著名的营销畅销书作家。曾先后任职于台湾统一企业、义美食品、志上广告、德国拜耳等公司,从事营销相关工作。从1988年开始执笔撰述,先后出版了《营销实战读本》、《营销组合读本》、《广告营销读本》、《营销圣经》、《内部营销》等十余本著作。目录:第一部认识宝洁第一章从市场新兵到第一大广告主第二章品牌管理制度的先河者第二部营销力:企业整体锻造第三章企业文化深入骨髓第四章团队合作的两大管理利器第五章巨额研发经费与细微创新第三部宝洁营销成功的奥秘第六章一个信仰——人才第七章两个关键——货架前的比较选购、购后的使用经验第八章三个面向——顾客、竞争者、员工第九章四个关系——内部人员、合作伙伴、顾客、利害关系人第十章五个了解——顾客导向、品牌管理、营销运作、团队合作、外部导向第十一章六个优势——企业文化、人才、品牌经营能力、营销专业能力、优异产品、全球性组织资源第十二章多重配套机制第四部案例解析第十三章海飞丝——头屑没烦恼第十四章飘柔——柔顺好梳理第十五章潘婷——头发如此健康,所以亮丽有光泽第十六章沙宣——沙龙级美发第十七章SK-Ⅱ——你可以再靠近一点第十八章品客——品客一口口片刻不离手第十九章护舒宝——超柔丝薄第二十章帮宝适——陪伴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第二十一章玉兰油——让你拥有年轻肌肤第二十二章六分钟护一生

作者简介

  萧富峰,台湾政大企管博士,台湾辅大广告系教授,台湾著名的营销畅销书作家。曾先后任职于台湾统一企业、义美食品、志上广告、德国拜耳等公司,从事营销相关工作。从1988年开始执笔撰述,先后出版了《营销实战读本》、《营销组合读本》、《广告营销读本》、《营销圣经》、《内部营销》等十余本著作。

图书目录

第一部认识宝洁

第一章从市场新兵到第一大广告主

宝洁一向是广告有用论的忠诚拥护者,它用重量级的广告轰炸来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从而塑造出无人能及的品牌形象与品牌资产.但消费者对此已颇有异议,有些人批评道,如果不是打那么多广告,请那么多知名女艺人现身说法,SK就不会卖那么贵了.

广告,对于宝洁而言,它的作用到底如何呢?除了广告,宝洁又采用哪些宣传策略呢?

第二章品牌管理制度的先河者

1931年,一位宝洁的经理提出了以“品牌管理”为主题的报告,获得了高层的认可,于是,宝洁成为品牌管理制度的开创者与拥护者,其营销运作也随之转变成以品牌为核心的操作.
品牌经营与内部竞争的创举,使宝洁得以在营销操作上领先群雄,此系统更被哈佛商学院采用,作为教学课程.

宝洁进行品牌管理的六项基础是什么?是哪些原因使宝洁的品牌管理制度能长久顺利运作,并持续在市场上领先群雄的?

品客薯片受到竞争者烤米片的攻击,在回应的过程中,品客充分考虑到自己“陪你度过所有欢乐”的品牌资产,以欢乐.幽默的方式迂回回应竞争者的恶意攻击.毕竟,泼妇骂街式的行径,不是消费者所认识的品客.
宝洁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品牌资产,并如何以此作为一切营销行为的基础?第二部营销力:企业整体锻造

第三章企业文化深入骨髓

宝洁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使宝洁历久不衰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强势的企业文化显然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又以PVP(宗旨.核心价值与原则)最为宝洁人熟悉.

“宝洁是依赖它的员工及其核心价值而活着的”,这是宝洁分发给员工的PVP声明中最为显著的标题.宝洁是如何将企业文化深植入员工骨髓的?宝洁的企业文化又是如何影响它的营销的?

第四章团队合作的两大管理利器

在宝洁的营销运做中,产品类别小组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员除了营销部门的人员之外,还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资讯部门.市场调查部门.公关部门.以及产品供应部门等所有与营销运做流程密切相关的人员.
为什么设立“产品类别小组”,而非“品牌小组”?营销部门的成员必须同时参加好几个产品类别小组,如何才能协调呢?

宝洁施行的是矩阵式组织,部门有部门主管,专案有专案负责人,团队有团队领导人,每一人除了要接受部门主管的管辖,也要接受专案负责人与团队领导人的领导.于是,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可能有一个以上的老板.
宝洁的员工是如何在不同老板不同号令下泰然处之的?“令出多门”难道不会使管理混乱.令员工困惑吗?

第五章巨额研发经费与细微创新

在2000年美国企业研发支出前20大排名中,宝洁排行第十三名,不仅遥遥领先竞争同业,科研经费竟然比杜邦.康柏电脑等一些科技公司还高.但宝洁的创新策略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设于日本的研发中心会搜集女性使用过的卫生巾,以深入了解流量分布情形等使用状况,通过和东欧当地消费者共同生活,研究人员发现香味与清洁度对洗衣粉来说同样重要,“全球创新漏斗”,这个贴心的发明为汰渍洗涤剂创造了销售奇迹……

宝洁认为,创新是同时考虑消费者需要与技术可行性的混全体.如何让一大群科学家了解到市场导向的重要性,并愿意以消费者需求为研发基础的?又是如何使他们精确掌握市场需求,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的?

第三部宝洁营销成功的奥秘

第六章一个信仰——人才

宝洁录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宝洁为人才提供了哪些条件?宝洁如何对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第七章两个关键——货架前的比较选购.
购后的使用经验
宝洁与通路客户之间的双赢策略有哪些?如何通过对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消费者习性?
第八章三个面向——顾客.竞争者.员工
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对竞争者要进行怎样的关注?所有部门的员工是怎样通过营销被整合的?

第九章四个关系——内部人员.合作伙伴.顾客.

利害关系人
如何利用“内部营销”来争取公司非营销部门全面的支持与配合?怎样与外部合作厂商由对立关系转换为双赢互惠的合作关系?顾客的抱怨如何被转化为契机?建立得害关系人对企业的好感对营销有何成效?

第十章五个了解——顾客导向.品牌管理.

营销运作.团队合作.外部导向

第十一章六个优势——企业文化.人才.

品牌经营能力.营销专业能力.
优异产品.全球性组织资源

第十二章多重配套机制

第四部案例解析

案例永远最引人入胜,本书亦不例外.宝洁傲人的战果自不缺故事来讲——一天只睡一小时的SK,让头发更出色的海飞丝……但这些成功的案例当中,有些也隐藏了一些失败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咀嚼.
如何让品牌起死回生?如何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如何逐步称霸市场?请翻开下一页,再靠近一点看看宝洁成功的故事.

第十三章海飞丝——头屑没烦恼

海飞丝是蝉联洗发精市场盟主宝座的知名品牌,这在品牌忠诚度不高,竞争异常激烈,新产品.新品牌不断推出的市场中,难能可贵.但情况并非一帆风顺,海飞丝的销售曾经一度持续下滑,甚至还接到公司的最后通牒,严格要求营销人员在期限内力挽狂澜.
如果在限期内无法起死回生,海飞丝难逃退市命运……

第十四章飘柔——柔顺好梳理

飘柔二合一洗发精的问世,是宝洁在产品研发上的重大突破,营销人员以“完美的头发”为定位,将使用完之后就可以得到完美的头发为诉求,并认为这个创新产品一定会大受欢迎.
“完美的头发”固然立意不错,与产品的科技创新点也很契合,但却不够明确,每个人对此的定义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广告不易展现出所谓的“完美的头发”.
“完美的头发”并未如预期地创造了完美的销售结果,让营销人员头疼不已……

第十五章潘婷——头发如此健康,所以亮丽

有光泽
潘婷在台湾市场大放异彩之前,只不过是宝洁旗下一个小品牌而已,经过营销人员巧手点石成金之后,广受注目.潘婷的台湾经验成功地被复制到美国市场,并逐步推广至全球市场.
“健康亮丽的头发”这个定位终于成功地让潘婷成为全球洗发精市场的领导品牌,为宝洁成功的全球营销操作再添一笔……

第十六章沙宣——沙龙级美发

沙宣原先只是一个美发学院的商店品牌,而非闻名国际的洗发精品牌,但产品命名以美发大师沙宣极其著名的沙宣美发学院出发,却相当契合消费者对专业美容院级美发的需求.因为通过市场调查,宝洁的营销人员发现有些消费者希望在家洗头,就能有专业美容院级的漂亮头发.这种在家轻松DIY头发的未满足需求,深受营销人员的重视.
什么是消费者认定的专业美容院级美发?消费者认为头发什么时候最漂亮?营销人员,在专业美容院做完头发,美容师拿着镜子给顾客看的时候,是消费者认为头发最漂亮的时候,这个发现对后续的营销运作有相当大的影响……

第十七章SK—II——你可以再靠近一点

SK—II原本是个老品牌,属于妈妈辈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也有限,但产品品质好,使用者的忠诚度极高,因此,宝洁要克服的是如何让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进而使用它.
“你可以再靠近一点”.“14天就白回来了”.“一天只睡一个小时”——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言,均来自消费者对皮肤的渴求.为了让SK的重新上市活动一炮而红,宝洁人员做了许多市场调查,他们不断与消费者接触聊天,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这被认为是SK-II营销成功的重要关键……

第十八章品客——品客一口口片刻不离手

品客在宝洁接受之前,早已由国内代理商进口销售十余年,销售成绩与品牌知名度也还不错,但代理商总是以自身的短期利润为考核,对品牌的未来发展缺乏全盘.长远的规划,也不愿意投入资源经营品牌长期的权益.
宝洁收回了品客,但除了知名度仍嫌不足之外,还包括品牌形象模糊.定位不明确.通路不够普及等问题,因此,品牌定位.品牌想象的提升.品牌资产的经营.通路的开拓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均成为摆在宝洁营销人面前的难题……”

第十九章护舒宝——超柔丝薄

80年代中期,“护舒宝”在当时的卫生巾市场上只是一个二线品牌,几年中,通过“干爽网面”和长了“翅膀”的带侧翼产品连续重炮轰击之后,护舒宝已窜升至第二品牌,仅次于当时的领导品牌“靠得住”.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如何让护舒宝乘胜追击,但此时卫生巾市场已高度饱和,市场成长迟缓,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必然要有重大的产品创新与突破才能胜出,将有机会树立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新标准……

第二十章帮宝适——陪伴宝宝成长的

每一个阶段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整体纸尿裤市场逐渐萎缩,而经济的不景气又让部分消费者对高价位的帮宝适止步不前,面对双重利空的挑战,让帮宝适的营销人员不得不重新冷静地思考,未来的成长来源是什么?如何才能突破外在环境的种种挑战.
帮宝适推出宝宝分阶段成长的概念,尝试跳出传统上对吸引力.透气性.不渗漏等功能的诉求,改为提供亲子完整愉快的使用经验……

第二十一章玉兰油——让你拥有年轻肌肤

在玉兰油正式进入台湾市场之前,开架式保养品市场旁氏一牌独大.玉兰油计划上市时,营销人员刚开始设定的诉求重点是“由内而外的美丽”,希望藉此赢得消费者的青昧,与旁氏一较高下.但由于诉求过于抽象,难以与消费者有效沟通,更难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与回响.
经过这次教训之后,玉兰油的营销人员决定更努力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方式,不断追问消费者关于皮肤保养的问题,作为后续营销的参考依据,终于,他们发现了消费者对好皮肤的认识观念……

第二十二章六分钟护一生

一开始,宝侨家品先与儿童心脏病基金会接触,联手推出关怀儿童的宣传活动,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但它却开始更深入检讨进行公益活动应该选择什么主题.与谁合作.扮演什么角色,希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从事公益活动的公关赞助时,选择适当的合伙伴与活动主题是重要关键,既要找到可以长期发展的公益主题,并可以直接回馈给企业的消费者,同时还可以看到努力推动后的成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