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国文化文化哲学十五讲

文化哲学十五讲

文化哲学十五讲

定 价:¥35.00

作 者: 衣俊卿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第一批
标 签: 文化哲学

ISBN: 9787301081099 出版时间: 2004-10-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359 字数:  

内容简介

  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到各重社会活动和历史运动,都显示出明确无误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或各种文化生生灭灭的历史,用斯宾格勒的话说,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离开活生生的文化,无论“人类”还是“历史”都会成为空洞的字眼。关于作者:衣俊卿: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化哲学研究,先后发表了《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及学术论文150多篇。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授奖,金岳霖学术奖,连续3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万人才工程”。

作者简介

  衣俊卿 1958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黑龙江省省委候补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从事文化哲学研究,具体方向为:(1)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其中,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探讨,即关于人自身的现代化的文化哲学探讨,在我国哲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先后发表了《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文化批判》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图书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
一 熟视无睹的“文化"
二 中外学者视野中的文化
三 文化: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
第二讲 文化的生成与功能
一 植根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文化
二 作为人的类本质活动对象化的文化
三 作为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体系的文化
四 作为社会运行内在机理和图式的文化
第三讲 文化的构成与形态
一 透视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
二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三 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
第四讲 文化模式
一 共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二 历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第五讲 文化危机
一 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
二 文化反省与文化批判
第六讲 文化转型
一 文化转型的内在机制
二 文化转型的途径和方式
三 文化转型与历史进步
第七讲 20世纪的文化焦虑
一 “轴心期”的历史精神和西方理性主义
二 “轴心期”的历史精神在世纪的命运
三 文化的焦虑:对文化危机的自发反抗
四 文化的批判:对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
第八讲 理性文化批判的视界
一 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
二 现代历史哲学的文化批判意识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四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思潮
第九讲 理性文化批判的主题
一 意识形态批判
二 技术理性批判
三 大众文化批判
四 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第十讲 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
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二 许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论
三 赫勒的日常生活人道化理论
四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第十一讲 中西视野中的传统中国文化
一 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
二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
第十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一 成熟的农本社会与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的特征
第十三讲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
一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状况
二 “文化热”与文化激进主义
三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
第十四讲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机制
一 表层文化启蒙与深层文化启蒙
二 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
三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基本思路
第十五讲 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精神
一 全球化与文化整合
二 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