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真,1942年出生于宝岛台湾的。先祖虽为儒宦世家,但因宦海沉浮之轻、人命关天之生,悬殊之比,便“崇尚医学”、悟出“宁为良医,莫为良相”之理。其后,家族中造就了几位国医大师。吴真出世后,父辈承继前人,但赐名为“大真”意为“医学于人至真至大”。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前辈也曾为作者题有“能容乃大,至诚日真”之语,寓意孔孟之学的奥义。20世纪中期,有幸进入当时的中医药首府深造,深得多位名家的耳担面命,浏览于医林瀚海,学贯中西,为日后临床、教学、科研、著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初窥祖国医学博大深奥的殿堂。毕业以后,辗转于西北各地,或临床、或教学,十余春秋,虽艰苦奔波,但于医学之道受益匪浅。实践出真知,此时才真正明白了一般医书与名医的差距在于“经验”。作者以为“经验”必须经过“时间”加“悟性”二者的刻骨磨砺,才能取得。人们常说:“病人需要医生”,其实医生更需要病人。只有长期地临床,不断在磨炼、发掘与领悟,才有可能取得经验,才能成为“名医”。名医需要时间,需要悟性,需要病人。回京后,虽然临床时间不如以往,但学术交流增多,使我犹如一叶小舟投入大海,更加开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深深领悟到“医学是人文医学”。医生看病,既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人。只有真正地关注人,理论才能发挥透彻,临床效果才会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医生的天职“治病救人。”如今,作者虽年过花甲,时至夕阳,但仍有“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当奋蹄”之心。不敢敞帚自珍,愿把传家自悟所得医术精华,奉献给同仁同道,算是我站在先辈的肩头、做后人的“上马石”,愿后学者攀登,平生之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