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收藏家,也不是鉴赏家,只是兴趣所至。这不是自谦。我以为,只是因为古玩这一行,有着无限的光怪陆离的现象,不是我个人所能发扬光大的。而我这些三言两语的文字,不过充实自己的生活而己。如果,能够给读者一点兴趣,是我最真诚的愿望。我结识的收藏界朋友里,大致有四种类型:一为藏。即以藏为主,认为能保值就买,其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不见得有什么学问。二为赏。这种人的眼光较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藏品数量不求多,但很精。三为玩。属附庸风雅型,玩玩而已。四为鉴。为创作借鉴而收藏,如美术工作者收藏民间剪纸、木版年画等。而宙星却有与众不同之处,他是将收藏、鉴赏、学习、研究、写作融为一体,且收获甚丰,聚文过百篇。我出于编辑职业的敏感,当初第一眼看到宙星的这些文图并存深入浅出和作品,就认定它会被读者所认可。不出所料,这些短文配图,在《烟台晚报》、《烟台日报》(特辟《宙星收藏》、《宙星谈艺》专栏)一经连载,即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反响良好。不少读者认为,宙星的短文图片,所涉及的历史文献、民间艺术品内容丰富,把收藏这一神秘的话题变得十分明了,使人感到收藏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对他文中所提到的:剪纸、木版年画、雕版、木雕、民间刺绣、老商标等藏品,许多读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总会讲出一段收藏憾事。我以为,读宙星的这些短小精悍的文图,读者至少有三点收获。其一是长了见识,对于初涉收藏领域者而言,有识是必备条件。由于古今藏品种类繁多,对其年代、材质、工艺、流派、真伪要有一个起码的了解、鉴赏和识别。其二是大了胆识,过去你也许面对藏品踟躇不前,举棋不定,缺乏一言为定的勇气。如今有文图为证,虽说不可以完全按图索骥,但有了可鉴的魄力。其三假如你不是一个收藏者,对大量流传在民间艺术品也是一种间接了解,在阅读此文中得到享受。宙星的简略文图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提供的文图百分之百的原创,即其图片原物为他所收藏,文字则根据原物展开撰写,既有别于一般的收藏类字典、辞书,也不同于当前出版物中常见的对同一藏品重复介绍的现象。我想,作为一本收藏类的普及读物,这也正是它独树一帜的地方。也许读者不曾想过,宙星为了这区区不足数百字,所付出的辛苦。为了一件藏品的考证,他深入民间,归来后又要引经据典,伏案写作。我曾有幸一睹宙星的居室,这简直就是一家私立博物馆——门上贴着老月份牌老年画,地上堆放着秦砖汉瓦古陶器,水缸里放着鱼盘,至于近现代的文献图片,更是十分可观。而宙星搜集这些东西纯属偶然。他是历史学者,研究近现代史,在搜集有关资料文献的过程中,就有许多意外发现和收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宙星收藏》、《宙星谈艺》的成书,是他研究历史创作后,又一具有专业性的研究成果。古玩收藏类书籍浩若烟海,其中以文图并茂形式出版的在宋代就有《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但限于当时的制版印刷条件,插图只能以线描表现,且只有黑白稿,与原物相差甚远。当今激光照排彩色印刷代替了铅与火,所印图片基本不失真,而《宙星收藏》、《宙星谈艺》能以彩色印刷出版,必定令读者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