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下设交通部管理邮政。4月,根据南北协议,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交通部与北京邮传部人员合并,重新组建了民国北京政府交通部及所属邮政总局。自此,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邮政总局在交通部领导下,负责管理全国的邮政事务和邮票发行。这期间,中国邮政铭记为“中华民国邮政”,简称“中华邮政”。 《中国邮票史·第三卷》是记叙中华民国前期(1912.1—1937.7)中华邮政所发行邮资票品的情况。本卷比较客观地介绍了这个时期中华邮政邮票发行的历史背景、品种、特色、数量及其印制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时期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精神面貌,以及它在中国邮票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华民国前期,虽然只有短短的26年,但却历经了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政局最动荡的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烈尖锐,各派军事政治力量混战不休,民不聊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中华邮政在总结和吸取大清邮政官局开办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举措,发展比较健康和迅速。1913年1月民国政府正式宣布“裁驿归邮”,使政府公文传递全部归到邮政;1914年3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实现了中国近代邮政与世界邮政的平等交往,中华邮政新发行的邮票可以在世界上通行;1922年2月1日太平洋会议通过撤销在中国“客邮”的议案,至1922年12月,英、法、美等国在华邮局全部关闭(日本在南满,英国在西藏的邮局除外);1928年6月,北洋政府垮台,北京邮政总局裁撤,全国邮权实现统一;1934年,国民政府以信函是国家专营业务为根据,勒令各地民信局一律停办。至此,中国邮政归为统一,邮政通信市场为国家邮政所有,邮政信函的专营权得到确认。 随着中华邮政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更,中华邮政所发行的邮票,较帝国主义特权控制下的清代邮票有明显的自主性质,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制和发行也逐步走上正规,建有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制度,且品种齐全,满足了社会通信需要和社会集邮者的收藏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邮政收入和国库收益。 中华邮政在中华民国前期的26年间,共发行各种邮票70余套,其中包括普通邮票、纪念邮票、航空邮票、赈灾附捐邮票、欠资邮票、快信邮票和限省贴用邮票。中华邮政在发行邮票的同时,还发行普通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以及邮票册(后称小本票)。 本卷第一、二、三章主要按时间排序,第一章为“民国元年”时期,重点是蟠龙加盖邮票的国权之争,以及为纪念中华民国诞生,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的以孙中山像为主图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以袁世凯头像为主图的“中华民国共和纪念”两套邮票。第二章为“北洋政府”时期,重点是1913年发行的印有中华民国铭记的第一套普通邮票(帆船图普通邮票),以及“中华民国共和”、“中华邮政开办二十五年”、“宪法”、“陆海军大元帅就职”等纪念邮票。这类纪念邮票和其它未发行或拟议发行的“开国纪盛”纪念邮票,加盖“中华帝国”邮票,黎元洪、徐世昌等人就职纪念邮票,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政局大变动的历史痕迹。第三章为“南京政府”时期,重点是1931年起开始发行的以孙中山像以及烈士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以及同期主要纪念邮票,包括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谭延闿纪念邮票、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新生活运动纪念邮票和中华邮政开办四十周年纪念邮票。这类纪念邮票图案绘制精美,有的还运用几色套印,使其成为集邮爱好者争相收藏、馈赠的佳品。值得一提的是,谭延闿纪念邮票的图案,突破了过去邮票皆有边框的做法,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也为后来的邮票设计风格开创了新路。 本卷第四、五、六章主要按专题排序,第四章为限地区贴用邮票。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国情和历史的原因,全国未能实行统一的币制。为防止投机和保证社会的正常通信需要,中华邮政从1915年起,先后发行了多套限地方贴用邮票。如“限新省贴用”普通邮票、“限新省贴用”纪念邮票、“限新省贴用‘暂作’航空”邮票、“公文贴用”邮票、限“桂”与限“黔”贴用邮票、“限滇省贴用”邮票、“限四川贴用”邮票和“限吉黑贴用”邮票。第五章为西藏地方邮票。第六章为邮资明信片、邮简和邮票册。 中华民国前期发行的邮票,绝大部分都是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承印的。该局在邮票的选题、设计、票型和色彩以及印刷技术上,都较清代发行的邮票有不同程度的变革,令人耳目一新。 本卷按《中国邮票史》全书序列为第三卷,具体为民国中华邮票史的上卷。但西藏地方邮票,因以后各卷不再述及,故1937年以后发生的各项,也一并归入本卷第五章,以求相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