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满,男,1957年9月生,安徽枞阳人,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兼职教授,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计划咨询顾问团成员和工作专家,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业发展规划专家,江苏省财政厅财经研究特聘顾问,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五"社科规划经济学科项目初审专家,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评审专家,江苏省社科研究系列、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代经济探讨》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代表作品1.《江苏省经济进一步发展战略研究》(沈立人、吴先满、徐佩倩、李芸、徐志明合著,《江苏经济探讨》1988年增刊[二])2.《资产社会化和金融化:国有企业财产制度改革的历史选择》(吴先满、唐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未定稿》1989年第1期)3.《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吴先满、唐勇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4.《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比较研究》(沈立人、徐元明、严英龙、吴先满等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5.《中国金融发展论》(吴先满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6.《论中国资本市场成长》(吴先满,《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7.《江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市场深化研究》(吴先满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8.《乡镇企业与资本运营》(吴先满,《光明日报》1998年10月9日)9.《江苏改革与发展20年》(宋林飞、张步甲主编,吴先满、刘东和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10.《江苏经济50年》(李富阁、吴先满联合主持,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11.《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与金融问题探索》(吴先满著,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苏出准印JSE-002694号,2000年6月第1版)12.《促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对策研究》(吴先满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13.《党的领导和中国经济的历史性巨变》(吴先满,《经济日报》2001年6月20日)14.《江苏富民战略研究》(吴先满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5.《加快江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主持人,《江苏经济学通讯》2002年第11期,《江苏研究报告》(第三辑,2003年1月)摘要刊载}16.《经济结构的历史性变迁与战略性调整——兼论21世纪初叶江苏经济发展的主线》(吴先满主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1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研究——来自江苏的报告》(吴先满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18.《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宋林飞主编,吴先满为副主编和编?唬杖嗣癯霭嫔?1998-2004年各年版)书中指出,世纪转换之际,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正跨上了一个崭新的结构平台。但是江苏经济结构调整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产业发展效能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入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市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城市化,服务于江苏新世纪新阶段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江苏经济结构显示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必须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特征。当前和今后的结构调整,市场机制作用更强,要在内外结合的开放环境下推进,要把结构性的生产过剩作为常态加以考虑。该书还认为,新世纪新阶段深入扎实推进江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与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紧密挂钩;必须进一步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调整之路;必须通盘考虑,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和力量,整体协同推进;同时确定重点和难点,集中攻坚,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