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定 价:¥38.00

作 者: 向云驹著
出版社: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古代史

ISBN: 9787805967509 出版时间: 2004-12-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14437 字数:  

内容简介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全面介绍和研究了有关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涉猎广阔,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体系完整;其中一些篇章雄厚、深刻、沉甸甸。应该说,本书为我们文化遗产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信的依靠。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个对中国人十分陌生的名词,是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中新提出的项目和概念。怎样站在全人类和全世界的高度理解“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它的价值和形态是什么?如何对此种遗产进行分类与保护?联合国为什么要对它进行世界性的保护?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怎样欣赏和鉴别这种新型遗产? 本书全面介绍和研究了有关口头和非物质产的概念,联合国保护之的由来;“人表作”评定的国际标准,此种遗产“申遗”的程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分类,科学评价,口头和物质遗产的形态与价值,中国的研究与保护等。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诠释。全书分为原理论与形态论两大编共十一章。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关于此一遗产的第一部系而理论的著述,为我们认识人类文化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向云驹 男,1956年9月生,湖南省永顺县人,土家族。现为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主任编辑。在地方从事文艺工作10年;1980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读书7年,获学士、硕士学位,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获优秀毕业生表彰;从事新闻工作10年,历任《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主任;1994年评为主任编辑。1998年12月调任中国民间谝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市杂文学会、中国民间谝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理事。出版著作《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文化记者的又刃剑》、《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等。曾获人民日报杂文奖,北京日报杂文奖,文化部文化新闻奖,中国作协文学评论奖,中宣部文艺评论奖等。多篇文章发表后被《新华文摘》、《文摘报》、《文艺报》、《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学术兴趣广泛,涉笔文化、文学、艺术多种领域。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人类的文化遗产/8
二 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与研究/10
三 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16
第二章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范畴
一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界定/21
(一)广义的概念/22
(二)狭义的概念/25
(三)相关的概念/30
二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书面性与物质性/33
(一)口头遗产的文字记载/33
(二)非物质遗产的物质性/37
三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内涵/39
第三章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一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形成/47
二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基本特征/51
(一)综合性/52
(二)集体性/52
(三)传承性与传播性/53
(四)民族性与地域性/55
(五)模式化与类型化/57
(六)变异性/61
(七)象征性/63
三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分类/66
(一)口头文化/67
(二)体形文化/67
(三)综合文化/68
(四)当下的造型文化/68
第四章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科学审视
一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价值尺度/71
(一)历史学的价值尺度/71
(二)艺术学的价值尺度/74
(三)人种学的价值尺度/78
(四)社会学的价值尺度/84
(五)人类学的价值尺度/86
(六)语言学的价值尺度/88
(七)文学的价值尺度/92
二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调查方法/99
(一)记录/103
(二)田野作业/104
(三)调查提纲/105
(四)整理/106
(五)民族志、民俗志、艺术志/108
三 保管传承弘扬/108
(一)民间文化的保管/108
(二)民间文化的传承/110
(三)民间文化的弘扬/114
第五章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国际标准
一 国际保护的由来及其体系/117
(一)《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施行/117
(二)《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18
(三)世界记忆名录/118
(四)“人类活财富”体系/120
(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21
(六)保护非物质遗产国际公约/121
二 代表作的标准/124
(一)关于“文化空间”/125
(二)关于“濒危性”/127
(三)代表作的入选标准/127
(四)首批入选的代表作/128
三 代表作的申报/142
第六章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
一 “民间文化年”/145
二 “抢救民间”的原由与缘起/147
(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47
(二)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学术成就/149
(三)民间文学后三套集成时代/152
(四)民间文化遗产频频告急/154
三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内容与方法/161
(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计划大纲》/162
四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价值与意义/166
(一)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价值/166
(二)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义/168
(三)对“抢救工程”的评价/171
第七章 口头遗产
一 语言/177
(一)语言的发生学意义/178
(二)口语的思维价值/180
(三)口语的文化价值/183
(四)中国和世界的语言/186
二 口头文学/186
(一)散说体口头文学/187
(二)韵说体口头文学/190
(三)话语体口头文学/193
三 说的艺术/195
四 唱的艺术/202
第八章 体态文化
一 体饰文化/209
二 形体艺术/217
(一)形体律动/217
(二)形体竞技/223
三 行为艺术/227
(一)打击与打击乐器/228
(二)吹奏与管乐器/230
(三)弹拉与弦乐器/23l
第九章 说唱演艺
一 说演艺术/236
二 说唱艺术/243
三 表演艺术/249
第十章 技艺遗产
一 建造术与建筑物/259
二 民间造型艺术/266
(一)材质材料与民间工艺/268
(二)造型形态与民间工艺/268
(三)功能功用与民间工艺/270
(四)民间造型的形式特征/271
三 民间艺匠与匠艺/273
第十一章 民俗文化
一 经济民俗与民间知识/289
(一)狩猎和采集经济/290
(二)畜牧经济/294
(三)种植与农业经济/295
二 社会民俗与民间信仰/299
三 人生礼仪与民间生活/303
(一)诞生礼/303
(二)成年礼/306
(三)婚礼/308
(四)丧葬礼仪/310
附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314
参考文献/326
后记/33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