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1)
一.研究的缘起和范围……………………………………(1)
二.有关研究的回顾与检讨………………………………(2)
三.研究方法和架构………………………………………(14)
四.创新性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15)
第一章绪论: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概说……(1)
第一节法制现代化内涵类览及反思……………………(1)
一.法制现代化概念辨析………………………………(1)
二.法制现代化评价标准辨析…………………………(5)
三.法制现代化模式辨析………………………………(9)
第二节法制现代化发生期研究诸说辨析………………(13)
一.法制现代化发生期研究诸家之说…………………(13)
二.法制现代化发生期的标准…………………………(14)
三.法制现代化发生期研究诸说辨析…………………(16)
第三节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20)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互动关系……(20)
二.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24)
三.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征…………(28)
第二章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33)
第一节文化冲突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33)
一.1840—1860年:中西法文化的初次交锋…………(33)
二.1861—1894年:中西法文化的对抗相持…………(37)
三.1895—1900年:中西法文化的激烈碰撞…………(40)
第二节外交和约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的
影响………………………………………………(44)
一.经济自主法权丧失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启蒙的影响…………………………………………(44)
二.政治自主法权丧失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启蒙的影响…………………………………………(48)
三.外交自主法权丧失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启蒙的影响…………………………………………(52)
第三节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56)
一.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对西方政法知识的传播………(56)
二.19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教士对中国法文化的
渗透…………………………………………………(61)
三.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传教士对中国法文化
的扩张………………………………………………(65)
第四节《资政新篇》与西方法文化传播………………(69)
一.《资政新篇》传播的有关政治方面的西方
法文化思想…………………………………………(69)
二.《资政新篇》传播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西方
法文化思想…………………………………………(73)
三.《资政新篇》传播的有关改良社会方面的
西方法文化思想……………………………………(75)
四.《资政新篇》传播的有关刑罚方面的西方
法文化思想…………………………………………(77)
五.《资政新篇》传播西方法文化的特征及意义………(80)
第三章政治制导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生…………(86)
第一节清政府西方法文化政策对近代中国法制
现代化发生的影响………………………………(86)
一.晚清西方法文化政策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发生的制约…………………………………………(86)
二.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变化对近代中国法制
现代化发生的推动…………………………………(90)
三.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局限对近代中国法制
现代化发生的影响…………………………………(95)
第二节资产阶级改良派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
推动及其局限……………………………………(99)
一.甲午战争前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制现代化
变革要求……………………………………………(99)
二.戊戌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制现代化思想
启蒙…………………………………………………(104)
三.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制现代化思想启蒙的
深入发展……………………………………………(108)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的发生……………………………………………(112)
一.同盟会成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制现代化
思想宣传……………………………………………(112)
二.同盟会成立至辛亥革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派
法制现代化思想深入发展…………………………(115)
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制
现代化尝试…………………………………………(120)
第四章北洋军阀统治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徘徊……(125)
第一节袁世凯政府法制变革的内容及特征……………(125)
一.破坏宪法起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5)
二.标榜民主法制的立法活动………………………(130)
三.法制变革的本质及特点……………………………(133)
第二节段祺瑞政府法制变革的内容……………………(137)
一.约法问题和国会问题之争…………………………(137)
二.段祺瑞政府的立法活动……………………………(140)
三.段祺瑞政府法制变革的价值评价…………………(144)
第三节曹锟“贿选宪法”及其价值评价………………(148)
一.直系军阀恢复法统的闹剧………………………(148)
二.《中华民国宪法》所体现的宪政体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