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

定 价:¥45.00

作 者: 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皮书系列
标 签: 中国经济

ISBN: 9787801906083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29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就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以及实践的可能,提出了20065年中国宏观经济各主要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这对决策层、地方领导、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及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均有参考价值。本书前言2005年春季蓝皮书即将与读者见面了。包括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报告在内,全书共收录了12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我国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200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经济的走势作出了预测。在浏览这些文章的同时,回顾2004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我的感觉是,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在形成一些新的特点。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在告别改革开放以来长达l/4世纪的低成本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成本上升时期。这一特点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成为我们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充分重视和考虑的问题。成本概念无疑是经济学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与非经济活动相区别的特点就是经济活动是有成本的。这可以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经济物品”与“自由取用物品”这一组概念中得到反映。经济增长当然也是有成本的。由此,经济增长成本这一概念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在现象层次,这种成本表现为我们为取得一定增长业绩所付出的各种货币支出。实质上,则是为取得一定增长业绩所消耗的各种劳动的总和,既包括物化劳动也包括活劳动。当然,成本总是相对于收益而言的,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谈论经济增长成本的高与低。对比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成本抬高的因素首先是环境的恶化。近二十几年低成本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环境透支取得的。虽然,我国早就把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但是,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一直不足,以致至今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扭转。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上到下的广泛关注。最近中央已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显而易见,与前二十几年相比,这会抬高我国GDP增长的成本。其次是资源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导致资源价格的上升。石油价格、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就是突出的例证。再次,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也将趋于上升,这在2003年与2004年于一些沿海省份已初见端倪。最后,随着经济增长,由于利益格局的改变,不论是为了保持国际关系的和谐还是为了保持国内关系的和谐都要付出相府的成本。当然,类似的因素还可以开出一个更长的清单。但是,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成本的上升,而在于我们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我国经济增长成本的变化对我们的经济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地分配新增的增长成本。二是如何改变增长成本上升的不利局面。前者涉及的是利益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体制问题,后者涉及的则是转变增长方式问题。从本书的内容看,围绕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我们希望,这些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成果面世。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 言……………………………………………………………………………………………王洛林/1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刘国光/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春季报告…………………………2005年春季报告课题组/15
把握宏观调控的来龙去脉………………………………………………………………………刘树成/33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金 碚/58
2004~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余永定 郑秉文/83
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李 扬 彭兴韵/119
2004年金融紧缩及其对2005年的影响………………………………………………………王国刚/153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与“入世”后过渡期形势分析……………………………………………裴长洪/166
2004~2005年中国利用外资的分析和展望……………………………………………………江小涓/195
巩固大好形势深化农村改革……………………………………………………………………张晓山/227
中国是否会出现劳动力短缺……………………………………………………………………蔡 昉/250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八大趋势……………………………………齐建国 赵京兴/27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