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庞大的资产与尖端科技已不再是企业维持成功的保证;享誉全球的品牌及屡试不爽的投资策略在面临亚太市场的复杂局势时,也必须寻获破冰之道。很多外资参与亚洲市场的经验常以惨痛教训收场,因为他们未能在与欧美迥然不同的竞争环境里,针对亚洲文化、市场实际状况和当地顾客期待,制定明确完整的经营策略和执行方案。不过也有很多外商公司在亚洲成功的事例,它们对亚洲市场和本国市场微妙的差异了解透彻。这些企业不见得在其行业内是全球第一,可是都很重视在亚洲建立独特的专长并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它们深知新兴市场比已开发市场起伏大,因此多半肯从中长期观点来拟定成长策略。本书三位作者参考多种不同产业的众多实例及个案研究,从中突显出根据当地市场特性,包括竞争环境、成本因素和技术能力等等,来制定亚洲策略是多么重要。以规划完善的执行方案为基础,善用地方资源及赋予经营团队有效的行动力,是在亚洲成功的关键因素。本书作者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们系统化地运用分析模型及简单易懂的曲线,描述了复杂的商业环境。例如施先生在1992年首度提高的“微笑曲线”模型,现在已扩大应用到好多种以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另外,书中提出的所得分配模型对市场规划也极具启发性。作者们又进一步阐述了制作商业实力矩阵和策略方向矩阵的计量化方法,帮助读者订出亚太地区经营策略。书中引有物许多方法,像是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和A.T.Kearney顾问公司的商业实力矩阵模型,都经过扩大与修正,纳入了与亚洲市场相关的诸多因素。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国家财富、个人所得、政府政策、财务稳定(第一章)、亚洲文化背景及商业习惯(第二章)、新兴市场商机(第三章)等总体因素,这些对企业制定亚太成长策略都相当重要。第二部分探讨个体竞争因素,包括进行竞争者分析(第四章)、评估技术因素(第五章),及采用最佳方法确立成本竞争力(第六章),这些对界定企业成长策略中的竞争优势很有用。第三部分包括制定企业成长策略的流程(第七章),提出不同的投资选择(第八章)、建立有效组织(第九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第十章),及执行与追踪企业成长策略(第十一章)。书中举出了众多实例,再加上每章最后的个案研究,希望使本书尽可能具有实用价值。每一章所附的个案研究,都是运用书中提出的原则和方法,比较相同或类似产业内一家知名跨国企业和一家成功的亚洲公司,其中有很多值得其他跨国公司和亚洲企业学习的地方。对于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外资企业,本书提供了实用的策略指导。对于有亚洲背景的国际化大公司,本书有助于基深入认识一般跨国企业的优缺点,在比照中汲取称雄亚太市场的经营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