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中短篇小说创作,虽然缺少长篇小说的火爆气息,但仍有不少作家为读者提供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精品。王安忆的创作不失沉稳睿智的气质,她在《“文革”轶事》中对上海人精神品性和内心世界的洞悉和精确描写来源于她所采用的特有的历史视角。陈建功的《前科》以其老辣的笔触,直指我们某些命定的本质。“前科”这一概念就仿佛西方宗教观念中的“原罪”一般,成为人们无法选择更为硬气一点儿的生活行为的“软肋”。《温故一九四二》是刘震云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历史反思中的平民话语的表达是对人们过于熟视无睹的生存本身的重新认识。周大新的《银饰》所描写的内容,对于许多具有保守心态的人看来,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领域。因此,这篇小说的意义,从读者一开始面对它便已经产生了。戕害人们的正常欲望便是扼杀人的生命,这似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浅显道理,但有学问的知府大人和没有学问的老银匠却干着同样愚昧而又残忍的事情。《乡殇》和《关于吹牛》是两篇反映乡村生活的作品。在获取充裕生活的过程中,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相对独立的人格,是农民摆脱易受伤害的脆弱命运的切实途径,也是这两篇小说给予人们的启示。本书还选编了王蒙的《棋乡轶闻》、叶兆言的《人类的起源》、李锐的《北京有个金太阳》、格非的《雨季的感觉》、林白的《回廊之椅》。这些作品,连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未能选人的其他佳作,如毕淑敏的《生生不已》、铁凝的《对面》、刘醒龙的《黄昏放牛》、述平的《晚报新闻》、北村的《伤逝》以及何顿的《生活无罪》等,反映着当代作家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文体风格,也显示着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