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以彩色照片或插图形式,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来展示作品时代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图解文中难点。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引领门径。张爱玲(1920-1995),河北丰润人,生于上海。在圣玛利亚女校读书时就在校刊发表散文、小说。1938年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发生,改入香港大学。1942年回上海后,开始职业写作。1943年,她在《紫罗兰》发表小说《沉香屑》,震动上海文坛,以后的重要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十八春》《小艾》等,结集出版了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1952年至香港,创作了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1956年起旅居美国,有《红楼梦魇》《张看》《惘然记》《对照记》,并评注《海上花列传》等。张爱玲是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以小说著名,然而她的散文比小说更本色,更真实,也更有味。她以抒写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多愁善感为开端,从饮食男女、服饰吃用到身边的细故琐碎,从亲友的描述到往事的追寻,从电影戏剧美术的评述到读书写作的自由,贯穿她文章的,始终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她的语言别具一格,行文流丽,议论风生,神采飞扬,正如傅雷赞叹的,那是“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的文章”。本书遴选张爱玲散文九篇,可以反映她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既为插图本,诚如张爱玲自己说的那样,“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些图版与她的文字相映成趣,互为诠释、补充和引申,让读者在阅读中,走近张爱玲,走近张爱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