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起初是民间歌咏形成,受到语文人注意时,又多体现边远偏僻地区民俗风情,于是有《蠻俗》、《夷歌》、《俚词》、《旧唐书》卷一六O《刘禹锡传》,〔其声傖寧〕(《新唐书》卷九三《刘禹锡传》的说法。自唐代刘禹锡、白居易等借用传统《竹枝》体而又造新词起,其平易朴实的风格明显影响了知识人的文学创作,诗家争相倣擬,一时清新之风吹拂诗壇。有学者指出,《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之。迨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苑转,功绩诚不可没焉。《竹枝词》多为七言,也有五言《竹枝词》,如袁枚的《西湖小竹枝词》等,亦有六言者,有可见每首二句或五句情形,又如敦诚的《东皐竹枝词》则为三、七、七、七句式。对于《竹枝词》形式演变的研究,虽然多有学者辛勤工作,但是至今仍未能形成定论。或许这部《历代竹枝词》的出版,可以助于《竹枝词》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