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其生命力,要比作为女人的张爱玲健旺。作为女人,张爱玲已香消玉殒,“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然而作为小说家,张爱玲依然风姿绰约地活在一代代读者的想像世界。这倒应验了一句俗话: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着。张爱玲属于后者。由此可引出一条“规则”,用来检验作家的优秀与否,这就是:看他(她)笔下的那叠文稿一俟成书,是否真有人读,读得爱不释手,甚至像祖上宝物似的传世.让历代读者动心、动情。何谓名著?一部作品,若它在民族乃至世界文学传播史上所享有的时间长度,明显超出了作者的生年长度,也就离“名著”不远了。一部名著或一代名家的文学生命史,其实,也就是它持久地经受住历代读者的审阅暨历代论者的评判的历史。于是,也就有了本书的阅读故事:即为了张爱玲小说这“一个”对象,半个多世纪来,海内外竟不乏著名文人、才子与学者,从傅雷、胡兰成、夏志清、唐文标、柯灵,到陈思和、孟悦,先后七子,接踵追逐,舞文弄墨,歧见迭出,各表心曲。诚然,若着意于学订公正,这份旨在“想像张爱玲”的名人录,还应添上——刘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