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存在,来源于现实。思想决不单纯是思想家头脑的思辨结果。社会思想,无论中外,也概莫能外。所谓社会思想就是人们对于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的认识或设想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这里,“社会关系”是指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阶层关系,而生产关系和阶级阶层关系都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而形成的,它们反过来,又给予生产力的发展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社会生活”,即社会中人们的共同生活。指在具体的社会中,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原因,以及维系这种共同生活的因素。内容至少应包括:社会规范、人的社会化、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不同人的处世态度、社会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社会问题”,是指生活在具体社会的人们的和相互关系中所发生的问题以及影响社会进步的各种障碍。社会问题还表现在不同社会的不同时期,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当时所发生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根据本阶级本阶层的利益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和实际采取的措施等。“社会模式”是指业已存在、曾经存在或设想中的社会的结构体系。各阶级阶层的代言人据此解释社会现象,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制定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案,描绘理想社会的“蓝图”。“社会运行”既可以看做是社会结构模式的动态表现之一,也可以看做是上述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我们历代的先辈思想家,常常用治乱兴衰、用治世、乱世来描述社会运行状况。我曾经指出,“我们的前辈思想家们或论述社会变迁的轨迹——治乱兴衰,或探讨治世的社会条件及运行机制、达到治世的途径与手段,或表达自己对治世的理想模式的看法,或研究乱世的社会根源、乱世的治理与控制,或说明乱世给人民的苦难和危害,等等。”所以程颐曾总结性地说:“看史必观治乱之由,及坚贤修己处事之美”。中国历代社会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历代中国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思想观念、理论,以及这些观念和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与规律。这是中国社会学中最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万江红的这本书便是以中国历代社会思想为线索,从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社会思想、宋元明至前清时期的社会思想到晚清时期的社会思想,分四编来叙述历朝历代主要的社会思想,每编中又按章节以时代顺序叙述各时代主要思想家的社会思想。在编章前还对其编章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整体认识和把握。20世纪80年代陈定闳先生撰写了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第一部中国社会思想史,此后有不少此方面的佳作逐渐问世。万江红的这本书既史料翔实,系统完整,又简明扼要,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它表明一个年轻人成长的足迹,令人欣喜。当然,对于洋洋大观、无比丰富的中国社会思想而言,社会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一本有自己的主导观念的、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有明晰区分的中国社会思想史,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共同努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学者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希望万江红这样的青年学者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