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四大战将全画传》包括美军著名将军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尼米兹和巴顿。该书通过丰富的文字资料和宝贵的历史图片,全景式再现了各个战将的生活、军事思想和作战经历,以及他们在战争中最重要的时刻和最精彩的细节。与文字同样精彩的图片,记录了他们最具个性的瞬间,弥补了文字无法表达和描述的历史的细节。麦克阿瑟美国的恺撒,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美军名将,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数个第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1880年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1903年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赴菲律宾值勤。1905-1906年随其父赴日本、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考察军事。回国后曾任T.罗斯福总统随从副官。1912年调陆军部任职。1917年任陆军第42师参谋长,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任西点军校校长,推行一系列改革。1922年再赴菲律宾,任马尼拉特区司令。1925年晋少将,回国后任第三军区司令。1928年任驻菲美军司令。1930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大力促进美国现代化建设。1935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翌年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称号。1937年退出美国现役。1941年7月,麦克阿瑟复出军界,任远东美军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指挥美菲军抵御日军进攻,因作战失利被迫退守巴丹半岛。1942年3月被调往澳大利亚,不久后出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1944年10月,开始实施进攻菲律宾的战役计划,12月攻取莱特岛。1945年1月率部在吕宋岛登陆,7月占领菲律宾群岛,8月被任命为盟军最高统帅,执行对日占领任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因竭力主张扩大侵朝战争规模,公开指责杜鲁门总统的全球战略,于1951年4月被解职。1964年,麦克阿瑟在华盛顿病故。艾森豪威尔盟军统帅,作为二战时期盟军的最高统帅,成功地指挥了诺曼底登陆,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他被称为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1890年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1915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国内服役,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1925年入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7年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作为顾问团成员随麦克阿瑟前往菲律宾,帮助组建菲律宾军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等职。因工作成绩优异,于1941年9月被晋升为准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组织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1942年3月,任作战处处长,主张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同年12月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总司令。1944年6月组织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同年12月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德国投降后,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同年12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5月退役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再次服役,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1952年11月当选为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69年在华盛顿去世。著有回忆录《远征欧陆》《授权变革》和《争取和平》等。尼米兹海上骑士,一个注定将一生献给海军的美国男人,挽救了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命运,同时也挽救了美国的命运。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1885年生于得克萨斯州。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翌年4月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情况下,他以永面舰艇迟滞日军南进,以潜艇破袭日本海上交通线,以航空母舰袭击日军占领的太平洋岛屿,同时加强中途岛—夏威夷防线,从而赢得了备战时间。1942年6月,尼米兹成功地指挥了中途岛战役,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战局。此后,又指挥了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菲律宾群岛、硫黄岛等一系列战役,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决定性胜利。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国接受日本投降,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日本投降书。战后,尼米兹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主张平时保留强大海军,发展核舰艇,支援美国海外作战。尼米兹于1966年去世。著有《大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巴顿热血豪胆,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军人,驰骋北非,横扫欧罗巴,攻无不克,成为全世界职业军人的偶像。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上将。1885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09年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7年随美国远征军赴法参战。同年11月负责组建美国第一个装甲旅。1932年从陆军参谋学院毕业。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1940年7月任装甲旅旅长,同年12月晋少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率部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作战。1942年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1943年3月到4月间,任美国第2军军长,并于4月晋升中将。同年7月,指挥美第7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1月在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7月赴法国诺曼底。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1945年3月至5月,巴顿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1945年12月,巴顿因车祸死于德国海德堡。巴顿一生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取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