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靠岸,岸上是碧海蓝天之间的青春港湾。船来船往,聚散依依。美丽的岛城就这样在时光中与往来的旅人默默对着阳光下的宁静是大海珍贵的礼物。当白色的浪花不往涌起,涛声浩荡总能令我们忽焉神往,从历史的沙滩中起闪光记忆。一切都如此真实,如同在梦境中铭记着我们自己的今生今世。庭院犹在,樱花盛开。这套丛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是中国出版界第一次对“名人故居”这一文化景观进行的全景式扫描、整理和记录。本丛书第一批共选择了十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杭州、青岛、厦门、昆明、绍兴,东西南北兼有,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也是名人故居最集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城市。这十个城市中的个别城市,此前曾有过关于名人故居的书籍出版,但互不关联,且偏地方志性质;而这套丛书的完整性、连贯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十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积淀、城市气质可谓是“个性分明”,它们所集聚、吸纳的名人群体各有特色,名人们的故居也因此具有多样化的面貌。北京是700年帝都,自然是五湖四海的名人聚集之地,而他们大多隐于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之中,胡同与四合院因而不再是普通的民居,而构成一张巨大的文化“蛛网”,其中弥漫的氤氲文气,让人可以瞬间忘却大街上的嘈杂烦嚣。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缩影和表征城市,它的名人故居决不仅仅是买办大亨、名女人们风花雪月的“香巢”,而有着更为厚重扎实的内涵。广州是近代以来处在变革最前沿的城市,不停地往内陆、北方输送着新思想、新人物(不管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南京既是传统的文藻胜地,又是民国的首都;杭州以其明山秀水、舒适生活成为比较纯粹的南方文化中心;绍兴是许多影响全国的名人度过童年的地方;青岛和厦门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因为特殊的机缘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驻足停留,是“暂栖型”的城市,而厦门又有着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昆明在抗日战争的离乱岁月中抚慰了名人们,也为自己挣得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天津最为特殊,在此栖息的名人们以“反派”居多,权力和事业的角逐场往往是在北京,而这里只是他们进行幕后操纵、等待东山再起或者苟延残喘的“后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寓公”文化。第二个特点是本丛书的思想性、亲历性和趣味性。丛书所选择的名人,以晚清以来的近现代名人为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尤其关注思想文化界的名人。丛书的作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美院、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河北大学、青岛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十几位博士、硕士。他们以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青年的身份,亲身探访、考证各自所处城市中的名人故居,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观游赏,而是进行深度的“大文化”思考。本丛书中的名人故居,不是按街道门牌号的简单罗列,而是按照名人的身份、个性和气质分类阐述,在结构上十分新颖。内容上包括故居现状的描述、名人生平的介绍、名人在此居住期间的业绩或传奇、对历史的感悟和评点。对于伟人或大师,除了追怀他们的成就、精神和气度,更试图平等地与他们的灵魂对话,探寻他们身上作为平凡人的真实一面;对于所谓的“反面人物”,不急着臧否是非对错,而是在历史的时空坐标上思索他们的命运和作用;对于一些为“正史”所忽略的人物,也力图呈现一个更为真实多元的历史。由于本丛书涉及十个城市,一个让人惊喜的结果也因此产生:一些影响特别大的名人在其中好几个城市都留下了旧居,虽然是分开讲述,但把一套书连缀起来,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一生的轨迹。比如鲁迅,他在绍兴出生、在北京成名、在厦门暂住、在广州“忘年之恋”、在上海终老,他住过的几乎所有老屋,都在丛书中出现,以这样独特的视角,为这位文化伟人做一个特别的“传记”,实在是有特别的意义。宋庆龄、蔡元培、康有为、李叔同等人物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应该也是这套丛书的一个闪光点。第三个特点是弥足珍贵的资料性和一定的实用性。丛书中涉及的名人故居,大部分都未对外开放。书中实地拍摄的2000多张照片,可以说留下了一份厚实的记录。因此,本丛书既是忠实的记录者,更是唤起更多人关心、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吁者。本丛书是人文地理书籍,不是导游手册,但仍然准备有详细的“小贴士”和各城市故居分布图,为关注、喜爱名人故居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这10本《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是一个宏大的文化工程,它远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十个城市还不能说已经囊括了中国名人故居的全部,在福州、苏州、武汉、重庆、长沙……在更多的城市,同样精彩的人文景观还等待着去发掘、去认知。本套丛书另有《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北京卷):胡同氤氲》、《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上海卷):霓虹背面》、《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广州卷):薰风南来》、《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天津卷):寂寞后台》、《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南京卷):潮落金陵》、《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杭州卷):湖山有幸》、《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昆明卷):桃源依旧》、《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厦门卷):琴音鼓浪》、《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绍兴卷):青藤狂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