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诗歌词曲赋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

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

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

定 价:¥30.00

作 者: 李春青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古典诗歌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081235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322 字数:  

内容简介

  《诗经》是原始朴素的男欢女爱、人神交流,还是美正刺邪的意识形态文本?它是如何成为儒家的立言之本的?本书运用"文化诗学"的方法,在具体文化语境与历史语境的生成与转换过程中考察了《诗经》作品社会文化功能的演变轨迹,梳理了儒家诗学生成的深层文化逻辑。作者认为,先秦诗歌的功能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运作始终息息相关。诗乐在确立周人统治的合法性以及确证贵族身份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春秋末期礼乐文化被破坏之后,民间的儒家文化代之而起,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来实现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诗歌依然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政治使命。在本书中,作者把“诗言志”、“赋诗言志”、“采诗”、“献诗”、“正变”、“诗亡然后《春秋》作”等一系列诗学史上的重要问题都置于文化历史语境与意识形态的转换中做深入研究。此外,对儒学获得话语霸权的社会文化原因、汉代统治者接受儒学的历史过程都进行了深入考察。

作者简介

暂缺《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导论 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1   一 重建文化语境——文化诗学之入手处/2
  二 尊重不同文类间的互文本关系——文化诗学的基本原则/8
  三 在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之间穿行——文化诗学的基本阐释策略/15
  四 文化诗学的其他方法论问题/21 上篇:西周意识形态与诗之功用 第一章 西周初期的意识形态建构/33  一 周初的封建与贵族阶层的形成/35
 二 “制礼作乐”与意识形态建构/37
 三 “敬”与“德”的意识形态意义/45第二章 诗产生的文化空间/54  一 关于“诗言志"/55
 二 诗作为人神关系语境的言说/61
 三 诗作为君臣关系语境的言说/69
 四 诗作为同侪或平辈之间的言说方式/73 第三章 周初诗歌的意识形态功能/82  一 《周颂》与“正雅”的意识形态内涵/82
 二 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与诗歌功能的转变/94
 三 春秋”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116 中篇:儒学话语霸权形成的原因及儒家诗学的基本品格 第四章 中国古代士人乌托邦精神的原始生成/137  一 春秋战国之际文化空间的变化/137
 二 话语的转换/141
 三 价值的转换/145第五章 儒学话语霸权形成的文化逻辑/157  一 论点辨析/157
 二 儒家的“中间人”角色/163
 三 儒家能够成为“中间人”的原因/167第六章 士人思想家的“立法”活动以及儒家对诗歌功能的新阐发/176  一 士人思想家的“立法”冲动及策略/176
 二 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新认识/183
 三 孟子的认同意识及其诗学表征/190
 四 苟学与思孟之学的主要差异及苟子诗学的独特性/206第七章 士人乌托邦的诗性特征/227  一 儒学的诗性意特征/228
 二 道家之学的诗性特征/230
 三 易庸之学的诗性诉求/238
 四 《吕览》的诗性蕴涵/248第八章 关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255  一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何谓?/256
 二 “诗亡然后《春秋》作”何谓?/262
 三 “诗亡”与“《春秋》作”的象征意11~‘270 下篇: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汉代诗学的若干问题第九章 士人与君权的共谋: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轨迹/279  一 儒者的努力/280
 二 君权系统对儒学的接受过程/286
 三 君权系统与士人阶层的结盟以及儒学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292第十章 作为意识形态建构工程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汉代诗学/301  一 关于《诗序》传承与演变的逻辑轨迹/304
 二 汉儒“讽谏”观念的生成过程/317
 三 关于《诗大序》/323
 四 汉代诗学的另一种声音/333第十一章 郑玄诗学/345  一 郑学的价值取向/346
 二 郑玄的“正变”论/354主要参考书目/367后记/37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