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世纪初叶,李唐花落,武人称雄,天下陷入纷争。后蜀主孟昶踞西南一隅,在位三十一载,然常人难以述其政要,却因了一桩雅事而使其颇有声名。这便是新春之际,昶亲自命笔,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喜庆联语于学士幸寅逊寝门之[桃符板]。此事被清人梁章钜写人《对联丛话》中,昶成了于春科有文献可查的第一人,因而也便获得了[春联之祖]的美誉。仔细琢磨,这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楹联形式的独特之美让明清书法尤为芬芳,明清书法的无限魅力使楹联艺术愈加灿烂,明清楹联像[晋人写经]、[北朝摩崖]一样已成为中华文化史中一个固定的概念。那么,二者的携手谁该感谢谁呢?或许该是惺惺相惜吧。当然,这种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双赢局面作为后人是非常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