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9窟、第12窟)(晚唐)》具有特殊的艺术风格,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佛教艺术始于印度,但有两大流派,一派为印度本土佛教艺术,一派为受希腊罗马艺术影响的犍陀罗艺术。这两派佛教艺术,都对敦煌产生影响。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古城敦煌所发现的魏晋十六国墓室壁画,特别是去年发现的晋墓砖雕和昼砖,人物和神禽、异兽,造型、绫条、色彩之精美,显示了我们民族绘画的高度成就,这是佛教艺术在敦煌扎根发展的土壤。敦煌艺术在我国汉魏艺术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希腊、罗马、波斯、印度艺术精华,形成了新的风格。其特色有三:一是绫描造型。这是中国绘画五千年优良传统,一管毛笔,无论采用那一种绫描都能塑造出简练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绫描同书法的用笔道理是一致的,运笔就是运力,运力就是运情,作者绫描时,全神贯注倾注全部感情,在抑扬顿挫、起承转合中体现出音乐的韵律感,这就是绫描造形独有的民族特色。二是赋彩。色彩是一种最通俗的艺术语言。敦煌艺术色彩鲜丽,以色彩来表现真实感和生命力。但它不像西方追求的阳光下交光互映的复色,而是随类赋彩或者随色像类的艺术想象的组合色。既有现实衣饰艳丽之色,也有石绿色的马、朱红色的力士、雪白的菩萨、半红半绿的两面明王等变色形象。在表现立体感的晕染法上,印度的凹凸法(即西方的明唁法)自西域传入敦煌,独领风骚近半个世纪。西魏时代我国传统的色晕法进入石窟,与凹凸法相反,在两颊高处晕染红色,既有红润的色泽美,又有一定的立体感。中西晕染法同时并存,形成具有中国特殊规律的色彩学。三是传种。即通过外部形象表达内心情思。自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之后,一直是传统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从人物昼来说传种主要在人的面部,喜怒哀乐之情,通过面部表露出来,所以敦煌塑像和壁画中人物头像都很精致,许多塑像的头是在室内精心制戍、开脸传种后安装上去的。但不能移动的壁画,则表现了古代画师卓越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表现技能。人物面部传神的关键在眼睛。近代西方美学家如黑格尔称“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提出:“孔窍者(眼睛等)精神之户牖”,晋宋时代的刘邵在里说:“微神见貌,情发于目,目为心候,应心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