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语言·隐喻·认训
1.1 引言
1.2 语言与认知
1.3 隐喻与认知
1.4 语言与隐喻
1.5 小结
隐喻的实质
第二章 替代论
2.1 隐喻的实质
2.2 替代
2.3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类型
2.4 质疑和讨论
第三章 比较论
3.1 定义
3.2 类推和明喻
3.3 比较理论
3.4 质疑和讨论
第四章 互动论
4.1 引言
4.2 隐喻与意义
4.3 本体与喻源的互动
4.4 质疑和讨论
第五章 创新论
5.1 布莱克
5.2 里科尔
5.3 郝斯曼
隐喻与认知
第六章 传导隐喻
6.1 基本理论
6.2 传导隐喻的历史文化渊源
6.3 传导隐蛤理论的作用
6.4 质疑和讨论
6.5 结束语
第七章 概念隐喻
7.1 莱可夫的治学思想
7.2 隐喻概念
7.3 概念隐喻研究的发展
7.4 质疑和讨论
第八章 基本隐喻
8.1 从诗性隐喻到基本隐喻
8.2 映现
8.3 质疑和讨论
第九章 读性隐喻
9.1 原创性
9.2 在不可能性掩盖下的真实性
9.3 义域的不一致性
9.4 跨域性
9.5 美学性
9.6 趣味性与互动性
9.7 符号的完整性
9.8 扩展性
第十章 要隐喻
……
隐喻的理解
隐喻的应用
中国隐喻研究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