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职业技术培训教材认知隐喻学(第四种)

认知隐喻学(第四种)

认知隐喻学(第四种)

定 价:¥20.00

作 者: 胡壮麟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语言学前沿丛书
标 签: 语言学

ISBN: 9787301068892 出版时间: 2005-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244 字数:  

内容简介

  国外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当代认知科学。本书主要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了隐喻、语言和知的关系;隐喻的实质;隐喻和认知;隐喻的理解;隐的应用和我国的隐喻研究。本书的主要特点是跨学科的,及语言学、认知科学、修辞学、哲学、符号学、美学、逻学、语用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应用重,以阐明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哲理;进行中外比较,唤起国内学者在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本学的最新动向。开本890mm*1240mm印张8字数230千字页数244

作者简介

暂缺《认知隐喻学(第四种)》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语言·隐喻·认训
1.1 引言
1.2 语言与认知
1.3 隐喻与认知
1.4 语言与隐喻
1.5 小结
隐喻的实质
第二章 替代论
2.1 隐喻的实质
2.2 替代
2.3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类型
2.4 质疑和讨论
第三章 比较论
3.1 定义
3.2 类推和明喻
3.3 比较理论
3.4 质疑和讨论
第四章 互动论
4.1 引言
4.2 隐喻与意义
4.3 本体与喻源的互动
4.4 质疑和讨论
第五章 创新论
5.1 布莱克
5.2 里科尔
5.3 郝斯曼
隐喻与认知
第六章 传导隐喻
6.1 基本理论
6.2 传导隐喻的历史文化渊源
6.3 传导隐蛤理论的作用
6.4 质疑和讨论
6.5 结束语
第七章 概念隐喻
7.1 莱可夫的治学思想
7.2 隐喻概念
7.3 概念隐喻研究的发展
7.4 质疑和讨论
第八章 基本隐喻
8.1 从诗性隐喻到基本隐喻
8.2 映现
8.3 质疑和讨论
第九章 读性隐喻
9.1 原创性
9.2 在不可能性掩盖下的真实性
9.3 义域的不一致性
9.4 跨域性
9.5 美学性
9.6 趣味性与互动性
9.7 符号的完整性
9.8 扩展性
第十章 要隐喻
……
隐喻的理解
隐喻的应用
中国隐喻研究
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