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绪
序
绪论 以韦伯为代表的现代宗教社会学理论与佛教
一、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模式及其佛教论
二、韦伯宗教社会学的视角偏差及其方法论纠正
三、深入运用韦伯宗教社会学模式研究佛教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佛教的诞生
第一节 “觉醒”时代
第二节 “神秘”的涅槃?
第三节 由佛教“空境”反观社会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佛学基本原理与观点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佛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由佛学原理示现的文化观
第三节 由佛学原理示现的历史观
第三章 部派分裂动因探析
第一节 个人自由与社会团规范
第二节 深刻而复杂的分歧
第三节 基本动因在于社会各阶层宗教需求的广泛性
第四节 人的宗教需求之由来与启示
第四章 大乘起源及其精髓新论
第一节 大乘佛教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大乘起源与衰退考辩
第三节 大乘菩萨行的精髓
第五章 佛教中国化与南禅独秀
第一节 从佛佗的重理智向法门多样化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化佛教诸宗并起的宗教社会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秩序与南禅独秀
第四节 从历史比较中看南禅的重振
第六章 佛教“意义系统”与净土信仰取向比较
第一节 净土理想是佛教超越性的体现
第二节 从土大夫到大众信仰的转变及基比较
第三节 知识分子重归佛教与理性的论辨探讨
第四节 古今净土信仰比较研究的意义与韦伯拯救途径论的局限
第七章 社会转型与人间佛教
第八章 中国近代佛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比较
第九章 高科技社会与人间佛教
第十章 中国佛教的主要社会功能
第十一章 佛教·民间信仰·巫术
第十二章 21世纪中国佛教之社会文化定位
结语:论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征
附录1:道家社会观新论
附录2:佛学探究的方法与学术理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