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浙江古代城镇史

浙江古代城镇史

浙江古代城镇史

定 价:¥22.00

作 者: 陈国灿,奚建华著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城市史

ISBN: 9787810526517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6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浙江古代城镇史》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泊江古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田灿、奚建华两位学者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在广泛搜集资料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专著,它无疑是浙江地方史研究的又一重在成果。《浙江古代城镇史》填补了我国区域城镇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同时,他们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也为我国其他区域城镇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模式。《浙江古代城镇史》按照中国古代城镇的规模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都城、郡县城,即有城廓的城市;另一类是城廓以后的市镇。城市,既有是一国或某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而市镇一般并非当地的政治中心,只是该地相对独立的商业中心。宋代是中国城镇由古代向近世转变的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城市加速发展,乡村里兴起了许多商业市镇。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有的坊市制度被突破,城市的商业功能得到了充分发近,城市的商业性质增强。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周围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市镇,这些市镇犹如群星点缀的城市这外。到明、清时期,正如该书所指出的,市镇出现了“城市化”的倾向。对于有关的研究著儿,我们不可能要求它们千篇一律、面百俱到地加以论述,而是可以有所选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撰写出最有心得的一些内容。

作者简介

  陈国灿,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编纂《吐鲁番出土文书》,著有《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唐代的经济社会》,主编《唐代文职官丛考》、《民族融合·缔造中华》等。在海内外学术期刊或论集中发表《唐乾陵石人衔名研究》、《从吐鲁番出土的质库帐看唐代的质库制度》、《乌海市所出西夏某参知政事碑考释》等学术论文九十余篇。 奚建华教授,男,1954年11月生,浙江东阳人,1976年参加工作,1983年9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1991年结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生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为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杂志副主编,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自任副教授以来完成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一项,规划课题 一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两项,省教科院重点课题一项。出版专著、合著三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光明日报理论版、《高校理论战线》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九项。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二 中国古代市镇的兴起与发展
 三 中国古代城镇类型及其特点
 四 中国古代城镇史研究概况
第一编 先秦汉唐时期的浙江城市
 第一章 起源与产生
  一 原始城邑与城堡的出现
  二 城市的形成
 第六章 秦汉六朝时期的初步发展
  一 、秦汉时期的缓慢发展
  二 六朝时期的崛兴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持续发展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
  二 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
第二篇 两宋时期的浙江城市与市镇
 第四章 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 社会经济的高涨
  二 人口的大幅度增加
  四 交通的发达
 第五章 北宋时期州县城市的初步兴盛
  一 中心城市的兴盛
  二 小城市数量的增加
  三 城市发济的发展
 第六章 南宋时期州县城市的空前繁荣
  一 城市类型与分布格局
  二 城市经济
  三 城市社区布局与市政管理
  四 都市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七章 市镇的兴起
  一 宋代以前浙江地区的镇和草市
  二 北宋时期镇的嬗变和市镇经济的崛起
  ……
第三编 元明清时期的浙法城市与市镇
第四编 专题研究
附录 浙江古代城镇名录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