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是异地和隔代传播信息的工具。每一种文字在历史上都发挥过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彝文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彝文文献积累保存了历代彝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彝文是彝族最具特色、最富有历史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彝文的起源和分布与彝族人民历史的步伐紧紧相随。因此,研究彝族的语言,就不能不研究彝文,研究彝族历史和文化,也不能不研究彝文。 从现代科学的意义上来研究彝族文字,是近百年来的事。初期外国传教士们做的工作,还是十分粗糙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学者杨成志、丁文江、马学良、闻宥、江应梁等人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民族语文工作的发展,彝文研究也提上了日程。不少语言学家深入彝族地区,作调查,编词典,制定文字改进方案,大量本民族专家学者在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使彝文研究出现了蓬蓬勃勃的局面。近年来,彝文的起源、彝文的性质、彝文的结构和彝文的改革等问题,成了民族学界和民族语文领域的热门话题。大量论文提出新问题,公布新材料,说明新认识,发表新观点,纷纷扬扬,你争我鸣,在一个冷门的领域形成了热门的氛围,形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