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编 文学的播种与收获(1917一1927)
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先声
第一节 西学东渐之后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从音标文字运动到白话文运动
第三节 晚清文学的繁荣及其现代化的趋势
第二章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进展
第一节 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
第二节 对复古派的斗争和新文学阵营的分化
第三节 文学社团与文学期刊的涌现
第四节 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第三章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胡适、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等的文论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潮的引进与选择
第四章 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新诗的尝试与成长
第二节 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三节 话剧的引进与建设
第四节 散文的发生与自觉
第五章 鲁迅(上)
第一节 生平与前期思想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第三节 《阿Q正传》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第六章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
第一节 叶圣陶及其创作
第二节 冰心、庐隐及其创作
第三节 许地山、王统照、王鲁彦及其创作
第四节 朱自清及其创作
第七章 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
第一节 郁达夫的小说与散文
第二节 创造社其他作家的创作
第八章 郭沫若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
第二节 《女神》
第三节 《星空》、《前茅》、《恢复》和《瓶》
第四节 早期剧作与小说
第九章 其他社团流派的创作
第一节 语丝社和周作人的创作
第二节 乡土田园小说的兴盛
第三节 沉钟社及冯至的创作
第四节 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
第五节 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第十章 革命文学的最初实践
第一节 蒋光慈的诗歌与小说
第二节 瞿秋白的散文
第三节 革命文学开拓者的足迹
第二编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1927-1937)
第十一章 从革命文学的倡导到左翼文艺主潮的形成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第二节 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
第十二章 30年代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第一节 左翼文艺理论的译介和建树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与深化
第三节 其他流派的文艺批评
第十三章 鲁迅(下)
第一节 鲁迅后期的思想与活动
第二节 鲁迅杂文
第三节 《故事新编》
第十四章 茅盾
第一节 生平和早期文艺思想
第二节 从《蚀》到《虹》
第三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四节 短篇小说创作
第十五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一节 理论的深化与创作的活跃
第二节 左翼新人的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十六章 巴金
第一节 早期的生活与艺术探索
第二节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
第三节 短篇小说与散文创作
第十七章 老舍
第一节 老舍的艺术视野与幽默风格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中、短篇小说
第三节 《骆驼祥子》
第十八章 沈从文与李劫人
第一节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第二节 李劫人的“大河小说
第十九章 戏剧文学的茁壮成长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
第二节 田汉、洪深的新剧作
第三节 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
第二十章 曹禺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雷雨》
第三节 《日出》与《原野》
第四节 在中外戏剧艺术的融汇中实现超越
第二十一章 30年代诗歌的多样选择
第一节 殷夫及中国诗歌会诸诗人
第二节 臧克家、艾青、田间等新诗人的崛起
第三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第二十二章 30年代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杂文的兴盛
第二节 “论语派”的形成与“小品文的危机”
第三节 抒情散文的创新和游记的丰收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