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本教材是根据东外大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日本语教育中心, 下同 所编『中级日本语』. 『中级日本语—语·文型例文集』. 『中级日本语—文法练习』1994年版 1999年8月20日第4次印刷 的版本改编而成. 供大学日语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教学时数约144学时. 在改编的过程中同时也兼顾到了方便其他日语学习者使用该教材的问题. 该教材是《标准日语初级教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一年级教学组编 的续篇. 为了方便使用, 现对该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 教材的构成
该教材由两册组成. 即《标准日语中级教程》 上册 和《标准日语中级教程》 上册 练习两本书.
1. 《标准日语中级教程》 上册
《标准日语中级教程》 上册 有15课内容. 这15课内容的前身是东外大《中级日本语》的第7课到第21课. 内容进一步细分为5个部分.
①
课文 :这部分保留了东外大教材『中级日本语』的原貌, 其结构是课前讨论[本文前. 话合]. 课文. 课后提问[].
② 语 词汇 :这部分根据东外大教材『中级日本语 语·文型例文集』改编. 原则上不包括而后出现在[文型][语句][文法]中的词汇, 以免重复. 单词中汉字都标上了假名 振名 . 在单词后面加注了音型 和词性, 如果是多词性的单词, 一般只标注该课文中出现的词性, 然后在词性右上角用星号提示, 多数情况下会在词义说明的后面以cf.的形式注明具体词性. 不用英语注释词汇, 但外来词以及地名等专有名词仍注英文. 词义说明采用日中双语注释方式, 日语是解释性的, 其后为汉语释义, 两者之间用双竖线隔开. 采用这种注释方法是因为考虑到了中国人学习日语的特点, 日语中有不少词汇与汉语同形 或近形 且同义. 如日语[以前]和中文的“以前”, 这样的情况单单是日中对译注释, 等于没有给学习者新的词义方面信息. 由于这个缘故, 教材保留了原书的相应部分, 并对原书未释单词予以补充.
③ 文型 句型 :如何界定[文型][语句]原书并没有清楚的定义, 说明这是个难题. 其实它们可看成是语法概念的外延. 但是语法一词概念较泛, 不进行阶段性的分门别类的整理, 显然也不符合系统教学的原则. 基于这一点, 该教材不拘泥于原书[文型]和[语句]的框架, 凡是可从句法角度去认知的新知识点, 都归纳到了句型中.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大于④. ⑤.
④ 语句 构词 :[语句]原义为词语. 词句等, 在教材中只作范畴名称使用, 与它的原义没有太多关系. 可从词法的角度予以归纳的知识点, 基本上都放在这个部分. 具体的内容包括了词的派生. 词的复合. 接头词. 接尾词等.
⑤ 文法 语法 :这个部分主要是介绍日语的助词, 助动词. 把它们作为一部分专门提出来是考虑到日语的助词. 助动词比较发达, 有必要作为一部分专门提出来教学, 再者这些内容有时既要从词法角度讲, 又要从句法角度讲, 既然要跨两个部门来说明, 不如将它们留在语法概念下, 不做下位分类, 单独做一个部分来处理.
以上③. ④. ⑤的解释方法分三步, 首先是[意味] 意思 , 这部分使用日语解释, 其次是提示, 中文解释, 这部分不是第一步的简单翻译, 是第一步的延伸, 再其次是日文例句, 例句没有翻译成中文, 主要是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还要说明一点, 这部分的新词汇没有像②那样一一标注音型, 使用时请予以留意.
教材后附单词总表 五十音图顺 , 右边数字为单词所在课文.
2. 《标准日语中级教程》 上册 练习
该册书有三个部分, 分别是[文法练习][和练习][解练习]. [文法练习]全部引用『中级日本语 文法练习』的内容, [和练习][解练习]是编辑者自己编写的. 这两部分各有50分的分值, 是为了方便学习者自测学习效果. 没有其他意思和作用.
二. 凡例
三. 编注分工
编注人员主要负责自己所担任部分的单词标注假名. 音型. 补充日语说明及释义, 对[文型][语句][文法]的[意味]进行必要的补充, 编写“提示”内容. 同时编集相应课文的[和练习][解练习]. 具体分工如下:
第1. 2. 3课
张慧明
第4. 5课
刘小珊
第6. 7课
黎 珂
第8. 9课
丁国旗
第10. 11课 庞黔林
第12. 13课 刘金举
第14. 15课
张 爱
教材的统稿工作由张慧明完成.
日籍专家长谷川幸生教授及夫人长谷川由纪子女士, 安藤美保老师对文稿进行了审阅. 在此谨表谢意.
个中错漏, 在所难免. 恳请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