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再三酝酿、斟酌,经过反复挑选,这本书评评析终于问世了,我们有抑制不住的喜悦。书评是出版的影子,是图书的灵魂,也是出版文化的旗帜;书评是宣传领域的重要思维活动,也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将几十年的书评文章全面搜集精选出版,对于了解几十年的文化、出版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很想反映“五四”以来的书评状况,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成章。思之再三,觉得仍须迎难而上。从资料来看,几十年的书评事业经历了艰辛的道路。从20年代起,书评事业就受到社会的重视。鲁迅、叶圣陶、成仿吾、朱自清先生等都曾亲自动手,带头写书评文章,他们为早期书评的开拓,作出了榜样。当时只是一些个人的书评写作活动,并没有人认真组织,似乎可以说是有书评,没有书评事业。30年代有所变化,有一批书评家,以萧乾为代表,还有刘西渭等人,倡导书评理论,发展书评事业,出版了书评理论专著《书评研究》、书评结集《咀华集》等,还有大量书评文章。这一时期,书评事业比较活跃,比较兴旺发达。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中国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文化战线有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书评事业有不同的影响。总起来讲,书评事业不如30年代兴旺。尽管如此,书评在文化生活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据北京大学研究生赵晓梅在她的论文《四十年代中国书评初探》中提供的材料,这一时期光书评期刊就有19种,发表了大量书评文章;书评结集有《弃余集》(常风著)、《书人书事》(冯亦代著)、《意度集》(唐湜著)等。总的说来,书评事业是在向前发展的。建国后,书评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把书评事业纳入到整个宣传文化事业体系之中,加以提倡、推动。50年代初,新闻总署、出版总署、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了加强书评事业领导、发展书评事业的文件,使书评事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书评事业的发展是顺利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棍子、帽子、辫子书评横行,使正常的书评事业遭到破坏,处于困境之中。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书评事业得到了恢复,有了新的发展。书评组织兴起,书评队伍逐渐壮大,书评阵地不断扩展,书评文章数量增多、质量提高。从1979年至1994年的15年中,全国省级以上大报刊发表书评文章达3.6万篇。书评在文化生活中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编辑此集的初衷,是想反映“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书评状况。于是,我们定了几条不成文的原则:书评文章要选比较好的,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入选的书评作者是有影响的人物,所评的作品要有相当的影响;文章要照顾各个方面,力求门类齐全,如此等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共选书评作者77人的书评文章130篇,其中建国前的39篇,建国至1978年36篇,1979年至1995年55篇;编排上以作品发表先后为序,选两篇以上者以第一篇发表的时间为排序依据。我们想使这个集子作为几十年书评的缩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此,考虑了集子的三个部分:一是书评文章,这是全书的主体,文章选自公开发表的各种书报刊上;二是评析,对书评文章讲些我们的看法,三五百字,力求简洁、生动、活泼;三是作者简介,帮助读者了解书评作者其人。这样编的目的,是想使广大读者了解过去书评的状况,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当今也应该受到重视;因为有了这些资料,可以作为研究书评史的基础;还可为从事书评事业的同行提供些借鉴。总之,愿它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一些作用。近年来尚未出版过这样的书籍,或者也像许多人说过的大话一样,是填补空白之作。文章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学术观点,甚至一些用语、译名及标点符号、数码的用法等带有历史的印记,为保持原貌,这次结集时基本上未作改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马晓声先生、百花文艺出版社曾永辰先生、中宣部高兴国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本集文章均选自各大报刊和书籍,结集时来不及征求作者意见,请见谅。选编可能有失偏颇,请方家指正。作者简介:林默涵(1913—)原名林烈,曾用笔名默涵、雪邨等。福建武平人。著名作家。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去日本东京新闻学院学习,后到香港担任《生活日报》副刊编辑。抗战爆发后到延安,进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协助艾思奇编辑《中国文化》,后参与编辑《解放日报》副刊。1944年冬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后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1946年到上海参加编辑《群众》周刊。1949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现任文化部顾问。著有《狮与龙》、《在渐变中》、《浪良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