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第一章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用播音主持心理学是集播音主持、艺术、普通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各门学科作用于播音创作与受众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上述各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播音主持心理学在整个播音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大量的教学实践与多年的播音实践都说明:无论是播音创作,主持人实践,还是受众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播音是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播音主持创作和受众接受过程中的这些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使播音主持中的问题在播音主持心理学范畴内得到阐释。这对探讨其规律,提高教学和广播、电视的宣传质量都将是很有意义的。第一节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用讨论播音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这是从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方面进行探讨的。另一方面,讨论受众接受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这是从宣传对象——观众、听众方面进行探讨的。总之,播音创作主体和受众接受主体是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第一,探讨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创作中的心理要素、心理活动及规律、播音员或主持人的个性与才能。第二,探讨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接受态度、受众的个性共性心理特征。探讨立足于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相互关系,又着重于分析创作主体对接受主体的心理反应的能动性。为什么要研究播音主持心理学?笔者曾耳闻目睹了不少因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状态不能自控、新闻直播中或现场主持中紧张怯阵不能自已的情景,也亲眼见到过在实况录像、晚会主持中或播新闻遇紧急来稿时,因为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好,冷静沉着、应付自如,使能力得到很好发挥。可见研究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规律,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给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有稿播音能锦上添花、引人入胜,无稿播音也能出口成章、机敏洒脱,表现出极强的组织才能与表达才能,勇于探索进取,使播音不断得到完善。总结这些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特点,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心理素质制约着政治、文化、业务素质的发挥。心理素质若不过硬就很难适应改革中日益发展的新形势,在竞争中就会因适应力不强而被人取而代之。本书前言序张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在扩展,正在深入。许多学科,不少职业,也正在拓宽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吮吸着心理学的养分,甚至把自身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建立了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这就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丰富了心理学,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从而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正是在这方面,祁芃副教授的专著《播音主持心理学》将为中国播音学的建设作出开拓性的贡献。中国播音学,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学科,她应该包括:导论、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业务(新闻、通讯、评论、文艺、配片、主持人)、播音主持心理学、播音美学和播音教学法。后三项正在探索中,一些有志者已开始进入写作阶段。祁芃同志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播音创作基础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以“对象感”的研究为先导,开始了播音心理学的资料搜集和理论积累。现在,终于写成书稿,即将付梓,其中饱含着她对播音学科建设的执著追求,对培养播音员的强烈事业心,凝聚着她多年的心血和开拓进取的勇气,难能可贵,可喜可贺!播音主持心理学,要以主体心理和接受主体心理的呼应及各自心理过程,心理变化规律等为研究的轴心,并非普通心理学体系加播音实践例证,或播音创作理论加心理学一般概念就可以敷衍成篇的。祁芃同志的这本专著,从框架构想到各章节的设置,都自成体系,紧紧抓住研究的轴心,既向外扩展,又向纵深开掘,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阐述与训练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许多重要道理和方法,使初学者、有播音经验和教学经验者及研究者都能从中受到启迪,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由于这是第一本播音主持心理学的专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草创期稚嫩性的缺点,有些问题尚欠准确精当,有些问题不够深刻具体,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特别是播音主持心理学应有特定的哲理性内涵,必须强化悟性思辨和文化积淀;播音主持心理学还要分出层次,如年龄层次、经验层次、气质层次等,以构筑不同群体的心理研究层面,有效地予以剖析和训练。播音学的研究,当前已经广泛开展起来,未开垦的处女地比比皆是,播音同行的不断切磋,经常探讨,互相鼓励,携手共进,必将促进播音质量的迅速提高,必将把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境界!有一支宏大的播音专业队伍,是我国广播电视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在理论研究上的累累硕果,正是这支队伍日益成熟的标志。我们一定会迎来明星璀璨、英才辈出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