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这是一束再放的花朵。它曾经淀开在大中学生的教材里,摇曳在中文老师的讲义上,灿烂在无数学子的诵读中。春光似水,十年过去,也许五年或十五年,甚而至于更多一些年头,昔日少年已是今天的白领阶层,抑或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曾经在课堂上读过的文章,至今余香在口,每能忆起,那同学少年,那花样季节,那响彻幽雅校园的琅琅之声,无一不令人心醉。于是有一天,我们这一套书的编者便作如是想,假使将那十年前读过的名篇重编一书,新加评注,让旧的读者以新的心境再读一遍,连同已逝的韶华一并温习,不亦乐乎?本书系的编者这样想,在学习他国文字的同时也学习了本国文学,即以学习外国语言为直接的目的,而以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为顺带的收获,好比乘坐帆船去一个新鲜的地方,船上却载上了自己故乡的所爱,那简直要叫做一石二鸟了。本书系的英文译者恰恰大多是母语者,新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些英、美等国的文化使者,为了研究神秘的东方文化,他们陆续以外电籍语言专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文学出版的安排和中国学者的协同下,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到“灌园叟晚逢仙女”,开始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学的系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