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窗杂录》是宋人编辑的一部彙集从初唐到北宋有关诗格、吟谱、句图以及诗论的总集,具有较重要的诗学文献价值。因历来只存有明抄本和明刻本,流传极少,读者很难看到。今据该书明抄本缩微膠片(原书现藏台湾中央图书馆)影印出版,以供读者阅读研究。因底本存在不少讹误倒脱等问题,有的篇章难以卒读,因此又用以下几种本子做了校勘。(一)明抄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目录三卷,八册。此本有“铁琴铜剑楼”印章,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字,无格。现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明抄本)。(二)明刻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十册。此本序后署有“嘉靖戊申孟夏吉旦崇文书堂家藏宋本重刊”,知为嘉靖二十七年崇文书堂据宋本刊刻,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三)明刻本《陈学士吟窗杂录》五十卷,十六册,卷六至卷十为抄配。此本有“虞山汲古阁主毛晋图书”印章,前有序,分门类,无细目,行格与北京大学所藏本相同,文字也相同,但版框高广略异,抄配部分文字也略有异文(以上两种简称明刻本,抄配部分简称“抄补”)。此次校勘主要是纠正和指出底本讹误倒错脱漏等问题。凡底本错简处,如三三三至三四五页、三九○至三九三页、五五八至五六三页、五九七至六○三页、一○三九至一○(四五页等皆依据他本、目录或前后文意乙正。凡底本缺页可补者,如三六六、三六七、三九一、三九二、八四五、八四六、一一二九、一一三○、一一四七、一一四八等页,皆依北图藏明抄本补印。凡底本文字有误,他本不误,或他本异文有参考价值的,皆出校,並作简要案断。底本不误,他本有误的则不出校记。张伯伟先生《论〈吟窗杂录〉》一文所指出的某些问题,也收入了校记。校勘记排印於全书之后。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整理主要是做版本校,不做他校,旨在恢复明本原貌。只在版本校发现问题需判断是非时,查阅了一些有关书藉。诗句话语文字问题等等。书中所引大量诗校发现问题需判断是非时查些有关书籍。明本原有的缺憾而未及校正的问题还有不少,如诗的作者张冠李戴问题、诗的题目问题、诗句文字问题等等。书中所引大量诗句,有的未署作者,有的没有标题。如对诗句一一核对,尚须查阅大量书籍,做深入研究。这是一项十分繁难艰巨的工程,不是短时间可以成的。限于体例和精力,此次影印,未能校正全部问题。由于原目录存在一些缺陷,有些一地方题目与正文不符,有的有文无目,加之影印无法标明页码,不便查阅,因此又编了一个新的目录。但此书编辑体例较为杂乱,如何拟定题目、确定标题的等级,也颇费斟酌。新编目录纠正了原目录的明显脱漏和舛误,但也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好在原目录仍舊保留,读者可相互参阅。为了避免繁复,目录部分不再出校记。南京大学张伯伟先生对此书曾做过深入研究,今将其论文《论〈吟窗杂录〉》收入书后,作为附录,以便读者参阅。在本书的校勘整理中,得到北京图书馆善本室、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中国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有关同志的大力帮助,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整理者正秀梅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