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千秋四川赋
02京华撷英:典籍中的北京
03国色
04纸上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
05冰雪之旅:龙江雪域漫行
06苏州运河资源价值与利用研…
07潇湘国学七讲
08青春里的苏州记忆
09西藏语言(全四卷)
10苏州诗咏
于业礼
本书是一本围绕草木题材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草木有名、草木有咏…
可购
上海市电影局 编
《2022上海电影产业报告》是上海市电影局组织编写的关于上海市2021年电影产业…
阿芙 著
本书通过九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的艺术家,对文艺复兴这段时期的西方艺术史…
[澳] 爱丽丝·普罗克特 著
博物馆不只是用于收藏的空间,它们的目的是塑造身份和记忆。本书构建了一座由…
刘一达
本书是一部系统地解读中国人称呼的书,囊括了从古至今人们常用的近300个称呼…
孙可兴
《之和:中医文化精神探原》是“中华传统中文化研究丛书&rdquo…
莱奥纳尔多·布鲁尼
本书所收篇目,除《佛罗伦萨颂》等名篇之外,还包括《论骑士》《论财富》等布…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编
本报告是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为基础,立足上海本地的文化、政…
(法)马克·布瓦耶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视野下的西方旅游文化史。作者介绍了16至21世纪旅游在西方世…
[明] 蒲俊卿 撰;[明] 佚名 撰
《汉刘秀云台记》,著录于《远山堂曲品》,全剧2卷44出。讲述西汉末年,王莽…
刘宏伟著
《论语》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也是最早译成英文的中国典籍之一。…
[明] 汪廷讷 撰
《三祝记》为汪廷讷所作传奇《环翠堂乐府》之一。讲述北宋范仲淹未第时有张贫…
张一南 著
北大人气老师张一南全新力作,带你一次读懂中国六朝文学。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初…
上海广播电视台《中日新视界》 著
本书是一本针对在沪生活或即将开始上海生活的日本人打造的魔都生活实用手册。…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江南文化讲堂”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
南京博物院 著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国家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刘强 著
本书通过逐篇、逐章解读《论语》文本,吃透原典,全面讲述夫子之道,凸显儒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 编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国家ji博物馆。其雄伟庄重…
朱恒夫 等 著,陆军 编
本书系《人文松江研究文库》的第一种,共收录朱恒夫、曾雄生、俞为民、程华平…
傅才武 著
本书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历经三年全新打造。以汉口为…
周秀杰 著
《闽南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研究》以闽南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考虑其在东南亚的…
王涛 著
本书着眼于大都市文化产业空间再造和重构的机理关系和发展模式,以上海文化产…
李浩然,张杰,王箐 著
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当前国家形势,形成完善的青年科技人才培…
杜梁 著
在资本力量构建版权经济的努力下,影游媒介关系由异业竞争转向共融竞合,但始…
王福州 著
本书以整体意识、大局视野和学术眼光,全面观照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李嘉珊,林建勇 著
本书呈现了2021年首都文化贸易发展的状况、困境与问题、机遇与出路。通过整体…
包君成
本书从“壮美河山”“习以为常”&…
《桐城中学志》编纂委员会 编
桐城中学由中国近代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先生创办,已有120年办学历史,是中…
王中华,廖开兰 著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
滕磊,王时伟 著
《保护与发展——文化遗产学术论丛(第1辑)》共收录学术文章30余篇,内容涉…
米鸿宾 著
《名词中国》一书拣选了60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作为代表,涵盖历史人物、文学…
陶东风,周宪,胡疆锋,周计武 著
本辑专题一“视觉媒介考古”关注了显微镜和X光在近代中国大众娱乐与政治思想…
罗杨 著
该书是中国文联晚霞文库项目之一,作者罗杨自幼深受艺术气息的感染,开始在艺…
余赠振
浙东草编历史悠久。目前可见的中国早的草编遗物,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是在宁…
[美] 爱丽丝·沃特斯,[美] 鲍勃·…
本书以作者大学时代、餐厅工作、社会活动等经历为线,展示了一种新的饮食理念…
朱世强,黄华新 著
本书为之江实验室五年探索历程总结之作。之江实验室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宋奇 著
本书是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出品的一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学类书籍。研学是一种…
高翔宇 著
本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等多维度返回晚清民国的历史现场,分为晚…
李小牧,李嘉珊,刘霞 著
本书分为四部分,其中,行业篇对演艺、广播影视、电影、图书版权、动漫、游戏…
刘余莉 聂菲璘等
《群书治要》概括了晋代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