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被北京地区导游员考评委员会指定为导游员等级考试必读书目,与《北京导游基础》合为一套北京导游培训教材。《北京导游基础》立足于训练导游员的实物操作能力;《北京导游精萃》则注重从内在气质上导入现代型导游理念,培养文化底蕴,力图将其设计成老北京[文明使者]形象。由于本书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哲理、美学阐释,所以同时不失为一部了解千年古都旧影新知的高品位读物。本书前言《北京导游精萃》与《北京导游基础》是姊妹篇。《基础》是北京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培训用书,而《精萃》是北京地区导游员考评委员会指定的导游员等级考试的必渎之物,两本书是一套完整的北京导游员培训教材。《精萃》一书的内容足以回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导游员等级评止“现场导游考试”实施方案》中的“中国文化专题”为基础撰写的。“中国文化专题”有十三个专题,涉及四十多项内容,《北京导游精萃》足从中选择与北京关系密切且完全涵盖北京导游员考试内容而编撰的。由于本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见有较强的町读性。所以除作为导游员参考用书之外,也是一本喜爱旅游观光者的消闲读物。《精萃》和《基础》二书巾有诸多共同涉猎面,如园林建筑、风物民俗等。其不问之处在于,《基础》中介绍景点偏重在“基础知识”如介绍紫禁城时主要讲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发生事件等。而《精萃》同样介绍紫禁城,则重点在“文化层次”,包括涉及的土导思想、阴阳五行的体现、占代美学的运用等。《北京导游精萃》的资料人多取材于有关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第一章史地部分,主要来源于北京史研究会和地质学科普委员会学者们的专著;第—:章中涉及的宗教及鬼神方而,大多采纳的是现代宗教研究者们的立场和观点;第三章中的园林古建方面,多遵循于当代占建、园林专家们的评估和看法……本书的编撰者以教师身份将这些成果转介、传授给导游专业的学生,以期发扬光大。研究和信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书中有专节讲述鬼神,而不是迷信;有专节讲述宗教,亦不是信仰,而是将其以传统文化为课题,讲述给导游专业的学牛,使从业者对宗教、鬼神等内涵有较系统的了解,并在导游讲解中有据可依。本书为了帮助从业者对某些学术上容易产生混淆不清的概念,如唯心唯物、精华糟粕的分辨等加以阐释。第三章中有专节讲述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的内容,旨在帮助理解古建中的“明堂路寝”、“阴宅墓穴”的建筑结构和设计意图。但阴阳学说的源起和演绎大相径庭;八卦中的爻辞是哲学概念,而用其预卜吉凶则是迷信……为了去伪存真,去糟存精,不伤原意,均分别着意阐释并举例说明。《北京导游精萃》是传统文化专著,不是导游词。从业人员须认真学习并消化吸收之后,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导游过程中自如地运用。《精萃》一书不同于《导游基础》,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初级导游员在接触到《精萃》内容后,往往说“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在导游时根本不讲……”。经实践反馈证明,中级以上导游员讲解时,用具有“文化层次”的导游词与“基础知识”的导游同相比,效果大不一样。有的导游员反映,他在学过《精萃》内容之后,用富有“文化内涵”的导游词讲解时,不仅客人们爱听(尤其是来过北京的客人),而且其他团队的导游员也感觉新鲜,禁驻足听讲。在导游讲解中,能否融进传统文化,是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分不开的。如果水平和素质达不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将《精萃》内容自然流畅地讲解出来、看来有的导游员不能运用《精萃》中的知识作导游讲解,正如古人所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北京导游精萃》一书,特聘北京旅游学院导游专业教师洪华同志、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常华同志及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义献部上炜同志参加部分章节的编写(目录上署名),并负责搜集资料、打印清稿、复印插图等工作。本书由北京旅游局局长于长江作序,使本书增色、本书内容受历届导游员等级考评的检验,数易其稿,最后得到北京地区导游员考评委员会主任战忠祥同志及副主任车江波同志的首肯,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人力支持,编著者特致以衷心的感谢。李登科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