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刚,浙江省温州市人,1935年11月生,汉族,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家。历任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现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部院士。陈院士40多年来一直潜心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是我国混沌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映象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向上的研究都获得了多项创造性成果,特别是对耗散系统,在参数轴上,周期轨道形成区间,混沌轨道为离散的点集情况下,论证得单峰映象混沌区测度达90%,给出了与人们直观认为测度很小的相反结论。对非微扰多光子阀上电离的研究,改进和拓宽了Keldysh理论,提出了这一理论只适用于低频的长度规范。用半经典理论计算发现了电离电子与原子多次散射对电离谱和角分布的重要影响,并发现了混沌散射导致电离能谱的平台分布。研究了多光子区、隧穿区与稳定区双色光电离与初始相位关系,表明稳定区的电离率随相位变化幅度可达2~3个量级,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在早年的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首次阐明了如何从久保输运系数形式公式中获得具体的、正确的输运系数,并获得了强磁场下横向输运过程。在核武器理论和设计方面,主持过四个型号初级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35篇,出版专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