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三大纬向带及贺兰山、大雪山—邓睐山绎向带主要摺皱构造排列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太古代到中生代各代均分两期,具有“隔期相似,临期相异”的特征。太阳等恒星诞生在银河系旋臂边缘内侧。引用开普勒定律、潮汐理论等可以对太阳携带地球等沿着收缩式螺旋状轨道绕银河系核心运动,对地球年代急速缩短和地应力的形成、发展、变化等进行讨论。每个地质时代的前期即迁西、中条、加里东、印支各期,太阳携带地球等在银河系旋臂中运动,受氢离子及尘埃等影响,地球自转角速度长期变慢产生的纬向惯性力形成南北向或北西向褶皱群。每个地质时期的后期即阜平—五台、晋宁—澄江、海西、燕山各期,太阳携带地球等在银河系臂间运动,地慢中铁、镍等重者下沉,转动惯量变小,地球自转角速度长期变快,使惯性离心力北南向水平分力加大,形成东西一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本书可供从事构造地质学及地球动力学、地理学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