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中医学概论

中医学概论

中医学概论

定 价:¥36.00

作 者: 赵敬华主编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医学

ISBN: 9787506719162 出版时间: 1992-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346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常见病证治疗学和针灸学四个部分,系统阐释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以及诊察疾病、辨识证候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简明,既保持和发扬了中医特色,又注意到了其学术体系上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切合实用。可供大中专院校医学生使用,亦可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还可作为初学中医人员之读本。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学概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怎样确立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
    (三)阴阳消长
    (四)阴阳转化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 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二)五行的生克规律
    (三)五行的乘侮规律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一 藏象的含义
    二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三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 心(附:心包络)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心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三)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三)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三 脾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三)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四 肝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三)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五 肾(附:命门)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三)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 胆
    二 胃
    三 小肠
    四 大肠
    五 膀胱
    六 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府
    一 脑
    二 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三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一 气的概念
    二 气的生成
    三 气的功能
    四 气的运动
    五 气的分类
    (一)元气
    (二)宗气
    (三)营气
    (四)卫气
    第二节 血
    一 血的概念
    二 血的生成
    三 血的功能
    四 血的运行
    第三节 津液
    一 津液的概念
    二 津液的生成 输布与排泄
    三 津液的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 气和血的关系
    二 气和津液的关系
    三 血和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 经络的概念
    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二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
    (二)分布规律
    (三)表里关系
    (四)流注次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表里上下 联系脏腑器官
    (二)通行气血 濡润脏腑组织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机能平衡
    二 经络学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 病因
    第一节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及分类
    一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一)病因的整体观
    (二)动态病因观
    (三)辨证求因
    二 中医病因的分类
    第二节 六淫、疠气
    一 六淫的概念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二 六淫致病的各自特点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火
    三 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三)导致疠气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
    一 七情的概念
    二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三 七情致病的特点
    四 常见的情志病症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 饮食所伤
    二 劳逸过度
    (一)过劳
    (二)过逸
    三 外伤
    四 寄生虫
    五 痰饮 瘀血
    (一)痰饮
    (二)瘀血
   第六章 病机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 正邪斗争与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二 影响正气的因素
    (一)体质
    (二)营养 锻炼
    (三)生活环境
    (四)精神状态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 邪气盛衰
    (一)邪正斗争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二 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 升降失常
    (一)升降失常的概念
    (二)升降失常的病理表现
   第七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 望全身情况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二 望局部情况
    (一)望头与发
    (二)望五官及咽喉
    (三)望皮肤
    (四)望舌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节 闻诊
    一 听声音
    二 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 问一般情况
    二 问病史
    (一)主诉
    (二)现病史
    (三)既往史
    (四)个人史
    三 问妇女
    (一)月经
    (二)带下
    四 向小儿
    〔附〕十问歌
    第四节 切诊
    一 脉诊
    (一)脉诊的意义 部位与方法
    (二)正常脉象
    (三)病脉与王病
    (四)相兼脉与主病
    二 按诊
   第八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 表里辨证
    (一)表证
    (二)里证
    (三)表证里证的鉴别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二 寒热辨证
    (一)寒证
    (二)热证
    (三)寒证热证的鉴别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三 虚实辨证
    (一)虚证
    (二)实证
    (三)虚证实证的鉴别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四 阴阳辨证
    (一)阴证
    (二)阳证
    (三)阴证阳证的鉴别
    (四)亡阴与亡阳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 脾与胃病辨证
    四 肝与胆病辨证
    五 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 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 六经辨证
    一 太阳病
    二 阳明病
    三 少阳病
    四 太阴病
    五 少阴病
    六 厥阴病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 卫分证
    二 气分证
    三 营分证
    四 血分证
    第五节 三焦辨证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 未病先防
    (一)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二)防避邪气侵害
    二 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 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二)标本缓急
    二 扶正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含义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三 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四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第二篇 中药方剂学
   第一章 中药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一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二)升降浮沉
    (三)归经
    二 中药炮制
    (一)炮制的概念和目的
    (二)炮制方法
    三 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二)禁忌
    (三)剂量
    (四)煎服方法
    第二节 常用中药
    一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羌活 紫苏叶 白芷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附:野菊花) 柴胡 葛根 升麻 蝉衣
    二 祛湿药
    (一)祛风湿药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木瓜 防己 五加皮 桑寄生
    (二)燥湿化湿药
    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三)淡渗利水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萆薢
    (四)清热利湿药
    茵陈蒿 木通 车前子 滑石 萹蓄 瞿麦 金钱草 石韦
    三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芦根
    (二)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附:板蓝根) 蒲公英 败酱草 白头翁 鱼腥草 射干
    (三)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四)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五)清热解暑药
    荷叶
    (六)清虚热药
    青蒿 地骨皮
    四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 芒硝
    (二)润下药
    郁李仁 火麻仁
    (三)逐水药
    大戟 甘遂 牵牛子
    五 消导药
    山楂 麦芽 神曲 莱菔子 鸡内金
    六 祛痰止咳药
    (一)清热化痰药
    前胡 瓜萎(附:天花粉) 葶苈子 竹茹 贝母 桔梗
    (二)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附:胆南星) 白芥子 旋覆花(附:金沸草) 白前
    第二节 灸法
    一 艾灸种类
    (一)艾炷灸
    (二)艾条灸
    (三)温针灸
    二 灸治的作用与适应症
    三 施灸禁忌及灸后处理
   第三章 针灸治疗
    第一节 针灸治疗概述
    一 施治原则
    二 选穴规律
    三 配穴方法
    第二节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一 内儿科常见病症
    二 外 妇科病症
    三 五官 皮肤科病症
    四 常见急症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