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男1938年7月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华东医院副院长、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任医师、教授、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来从事内科、神经内科临床工作,80年代后专注于老年医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尤其对延缓衰老、老年养生保健、老年骨质疏松等课题作了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发表有关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上海老年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编委,《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副主编等。王宪衍男1932年7月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高血压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0多年来从事高血压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有关高血压的论文40余篇,参编的专著10种,承担“七五”攻关课题“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199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1995年三等奖,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发现了我国首例稀有继发性高血压病种(Gordon氏综合征),负责临床试验的8种抗高血压新药也投入了临床应用。目前还担任卫生部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药理基地负责人,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国际高血压学会会员,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血压》杂志和《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编委。戚文航男1937年11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心脏科主任、博士生研究生导师。30余年来,一直从事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在心电生理、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979~1982年,经全国统考,选送去美国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获荣誉证书。近10余年内曾先后发表论著88篇,其中7篇被国外权威杂志所收录及引证。曾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前联邦德国讲学,并在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曾主编《心肺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副主编《现代心脏内科学》、《心脏血管急诊》等专业书籍4本,参加编写14本。目前是国内9本专业杂志的编委或副主编。1989年经国外同行提名并通过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及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目前还担任全国内科学会委员,全国心电起搏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心血管病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也是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委员。唐振铎男1924年8月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法国医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和内科教研组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瑞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消化病研究二室主任。精通英文、法文。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以第一作者刊出论文200余篇。对内科和消化内科临床工作有专长。现尚担任上海消化学会顾问,上海肝病学会委员,《国外医学消化分册》编委,《中华消化》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上海医学》杂志特约编辑,美国南加州危重病研究所顾问。朱禧星男1930年6月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华山医院糖尿病研究室和内分泌科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长于内分泌代谢病,尤其是对糖尿病,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大的成就,曾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先后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美国、丹麦、瑞典、菲律宾等国和台湾地区进行讲学、协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历年来撰写有关于糖尿病、甲状腺、甲状旁腺和甾体避孕药对糖和脂肪代谢影响等论文近50篇,参加编写和主编的著作5种。1985年“国产树脂柱层析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1985年“长效口服避孕药对糖和脂肪的远期影响”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六五”攻关项目三等奖;1991年“糖尿病BB鼠慢性心、肾和胰岛病变电镜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目前任中华糖尿病学会和上海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上海糖尿病康复协会理事长,上海医科大学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糖尿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中华内科》、《中华老年病》、《上海医学》、《新医学》等杂志编委。邓伟吾男1935年12月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肺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学和结核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影响老年细菌性肺炎预后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等100余篇,参加编写的专著有《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内科手册》、《现代急诊内科学》、《临床用药大全》等30余种,主编的科普丛书有《肺结核防治指南》、《哮喘病百问》等7种,其中《肺结核防治指南》获防痨科普创作奖。1987年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目前还担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理事、上海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会员、亚太地区呼吸病学会会员。同时担任《中华结核》和《呼吸》等10余种杂志的常务编委、编委。严和骎男1929年10月生。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市精神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在从事的精神医学与医学心理学领域有相当的造诣,主编过国内最早出版的《医学心理学概论》以及《精神康复》、《老年精神卫生》等专著。所撰写的论文《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某些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上海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新时期对精神卫生的需求》、《上海精神卫生服务》等都曾在国际精神病学家会议上报告或在国内外主要杂志上发表。主持完成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教育》获1992年世界社会心理康复协会的亚历山大·格兰尼克大奖;《上海市精神病社区防治模式》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兼任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副组长、精神病防治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会长、《精神医学》杂志主编。在国际上,曾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主任;环太平洋精神病学家协会理事,第六届主席。马永江男1914年10月生。1936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至1948年赴美国密歇根培琼医院进修泌尿外科学。回国后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任外科学教授和泌尿外科学教授。1952年起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并被推选为国际泌尿外科学会资深会员,先后担任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军泌尿外科专业组组长。1982年至1992年任全国政协委员。从1948年起共主编了4种《泌尿外科学》,建国后主编每年100万字的《中国外科年鉴》。近10多年来,编写教材20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二等奖一项,二、三等奖多项;获军医大学一等奖一项,二、三等奖多项。黄敏丽女1937年12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的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参加“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等课题研究。“100例宫颈上皮储备细胞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获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子宫内膜癌的实验及防治研究”获198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的论文有《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妊娠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8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临床研究》等10余篇,合著《急诊抢救手册》。编写的视听教材《正常分娩》于1988年、1990年先后获华东地区视听教材一等奖和国家教委优秀教学电视片一等奖。1991年获卫生部部属高校优秀教师称号。夏翔男1938年1月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3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老年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发表《黄芪合剂对老年瘀证(高凝状态)的治疗和观察》等学术论文数十篇,是“回春饮对老年痴呆的观察”等数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获得上海市中医科技进步奖。主编的学术著作有《中医秘方大全》、《中国独特疗法大全》、《中医食疗大全》、《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名方大全》等十余种。近年来先后到法国、意大利、日本讲学,教授中医学。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目前兼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医学会老年病学会理事、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老年病学会主任委员、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史奎雄男1930年7月生。195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卫生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专业及预防医学教授。长期来一直从事预防医学和医学营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攻关的胃癌研究课题,擅长于胃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胃癌的普查及胃癌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营养与肿瘤,老年营养的研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老年营养专业组组长,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发表的论文有《营养与肿瘤》、《营养与胃癌》、《胃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酵母硒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影响》、《硒防治小儿哮喘的探索》、《心肌炎后遗症的营养治疗》等30余篇。参编的专著有《营养百科》、《胃癌》、《肿瘤学》、《老年医学》等。主持的科研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8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卫生部科学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优秀工作者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毛丽娟女1937年12月生。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三护士学校。现任华东医院护理部主任,华东医院卫生学校校长,上海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主任护师。长期从事护理工作,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摸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参加过《老年病人家庭护理指南》的编写,担任《家庭急救与护理》副主编和《实用护理手册》、《实用老年病症诊疗手册》的编委。吕传真男1938年1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临床神经医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神经病学的教学及神经免疫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有《石杉碱甲治疗重症肌无力症128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免疫亚型和临床特点》等50余篇,主编、合编的著作有《实用神经病学》、《脑循环与临床》等10余种。科研成果《重症肌无力的突触前膜机理研究》等1990年、1995年二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刘本俶男1930年11月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1956年起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62年至今从事血液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61年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土拉菌病,写出14例报告,被评为一等论文,并立三等功。1978年以来参加组织领导白血病诊治的协作研究和β淋巴浆细胞系统疾病的研究,该项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次,二等奖两次。1981年组织领导的血分器临床应用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各一次。1990年担任5例重、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救治组长,患者全部救治成功,荣立二等功一次,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长期的临床、教学与科研过程中,主编出版了《外科领域的血液学问题》、《胎肝造血细胞输注与移植》、《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病人诊断与救治文集》等著作,参编《现代内科治疗学》等专著8种,发表论文80余篇。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党员三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蔡体栋男1932年4月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后一直在瑞金医院骨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对骨病及骨肿瘤防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曾发表有关的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的著作有《小儿肿瘤学》(骨科部分)、医学院本科教材《外科学》(骨科部分)等。在编译出版的《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中,担任副主编。顾同进男1929年5月生。1955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华东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消化内科教授。毕业后先后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华东医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工作41年。致力于内科疑难杂症的研究,解决了很多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尤其在老年病人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痛风,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更深的造诣。经他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复发率明显下降;他倡导的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非手术止血方案,使所在医院近五六年来的大出血手术率显著降低,病死率降为零。近10年中,发表在全国各种医学杂志的论文有70余篇,参与编写的医学论著四部。担任华东医院干部保健和外宾就诊工作,深受接受医疗者欢迎。林自强男1941年10月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现任上海市牙病中心防治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毕业后即进入上海市牙病中心防治所工作历30余年,专长于各类牙列缺失及牙列缺损的修复,各类精密铸造活动托牙和金属烤瓷冠、桥的修复以及全口义齿修复的咨询、诊断和处理。1990年曾赴日本HPI研究所研究学习,回国后举办了数次pd操作训练班,并编写了专著《牙科pd操作基础与临床》,该书详细介绍了牙医操作的正确姿势,牙科诊所的诊疗环境及数字化信息管理,为现代牙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1995年11月,在上海医学会和日本HPI研究所的支持下,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齿科pd操作的中日友好齿科诊室。自1972年以来,主要论文及著作有《正中牙合肌电测试仪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病例分析》、《论固位性、稳定性及支持性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牙医工作姿势探讨》、《牙科设备器械设计的主导思想》、《牙科pd操作基础与临床》等,译著有《全口义齿修复》、《牙科酸蚀技术》等。王诚忠男1933年9月生。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华东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眼科教授。1983年前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眼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及其他老年性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与研究,专长于各种眼病的手术治疗,曾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有关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的论文多篇。黄鹤年男1925年9月生。1950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医科大学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达40余年,在解决本专业的重大手术和疑难病的诊治上成绩显著,尤其对耳鼻喉科肿瘤的诊治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曾发表《鼻咽癌》、《上颌窦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喉再造术的改进》等论著50余篇(本),主编了《五官科学》、《耳鼻咽喉科手术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学》等专著。在教学上,治学严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耳鼻喉科骨干教师,使所在的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他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不断地结合临床实践,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卫生部甲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国家发明二等奖。曾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现为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何芳德男1933年6月生。1957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皮肤性病专业毕业。现任上海华东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教授,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来从事皮肤病临床和教学工作及老年皮肤病防治研究和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1973年参与国产维甲酸的研制和应用协作研究;1974年主持华东医院激光研究室研制激光血球计数仪和激光纤维光针以及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为此获1979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医药科技大会奖。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激光医学会一、二、三届副主任委员,代表著作有《老年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治》、《妇女更年期老年期中皮肤的变化和皮肤病》、《传统医学老年皮肤病》、《国外激光医学1,2》。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国产维甲酸局部治疗银屑病、痤疮和角化异常有关皮肤病》、《激光治疗皮肤病》、《低功率激光照射试验伤口的作用》等。许立功男1942年6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肿瘤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秘书,上海市晚期肿瘤的医疗及管理协作组顾问。曾主编《乳癌》、《恶性淋巴瘤》、《肺癌》等专著及《恶性淋巴瘤诊治规范》教学录像带,参与编写《食管癌》、《大众抗癌新技术方法》、《现代肿瘤学》、《肠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现代家庭医学全书》、《临床外科学》、《现代外科学》、《临床实用新药手册》、《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实用普通外科丛书·胃肠外科分册》等专著,在医学科普方面著述颇丰。孙琛男1922年9月生。1950年毕业于私立上海同德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1951年至1952年在上海医学院师从药理专家张昌绍教授进修药理学后,长期从事药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上海市医学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抗衰老科技学会第一、二、三、四届副理事长,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81年,在对中草药包公藤的研究中发现治疗青光眼的新药包公藤甲素,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一等奖。对拟胆碱莨菪烷类新型化合物的发现和其对M胆碱受体作用的研究为国内外首创,并获199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编大型工具书《临床用药大全》,副主编兼主审大型参考书《药理学及药物治疗学全书》。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